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小白有点白 > 第25章 目标 洛阳废墟下的遗珍(第1页)

第25章 目标 洛阳废墟下的遗珍(第1页)

风里夹着灰烬的甜腥味。

远处的洛阳像一头被剥尽皮毛的巨兽,肋骨一样的梁柱在半坍的城楼间斜刺着,夕阳把它们的影子拉得细长。

泥灰的表皮被风一层层刮落,露出里面被火烤成黑玻璃的墙面。每一次风起,都能听见焦裂的木头在缝隙里出轻微的“咔嚓”。

郭嘉立在水渠边,手里捏着一支竹签,笔直插进渠岸新拍实的泥里。

渠水浅,然而清,沿着他前日命人挖出的细沟缓缓向西。沟壁上插着一面小小的墨色旗子,上面绣了两个字:粮安。

“城,不取。”他看着风里漂浮的炭灰,语不快,“但城下的东西,要先到我们手里。”

夏侯惇没忍住,把拳头拄在刀帽上:“你不是说不争吗?”

“争的类型不同。”郭嘉收回目光,向他指了指远方被风掀动的一条残破城幔。

“洛阳成了废墟,诸侯争的是瓦砾上最后一根旗杆,谁先登,谁就要在烟里咳嗽三日。我们争的,是瓦砾下没有烟的东西。那里埋的不是城,是‘名’。”他说“名”字时,指腹轻轻敲了敲竹签,像在一块骨板上试音。

程昱侧耳,问:“何物为名?”

“律牒,户籍,天文历算,医方脉案,太学秘本,尚书台的玉牒碎片。”郭嘉一一列举,“还有宫中钟律器与校书台的印。这些是王朝的根。我们把根从火里挖出来,谁敢说我们不是在救天下。”

夏侯惇挑眉:“你要下城?”

“不是‘下’城,是‘入’城下。”郭嘉轻咳了一声,唇边的血色淡得几乎辨不出。

“洛阳的地基下有密道与地窖。火烧过,下面未必尽毁。太学书库的地窖有三,秘府的地窖有二,太史令的星历室在断墙的西南角,地面上找不到门,门在井里。”他看着沙盘式的小渠,“城下的东西像潜伏的鱼,不去捕鱼,只等鱼顺流到我们这边。”

“鱼如何顺流?”程昱问。

“用‘水’。”郭嘉抬手指向渠,“今天我们把溪渠引过废城根部,明日让水灌入城下的旧沟。把泥灰泡胀,木板变软。第三夜有人便能撬开板缝,先取轻的,再取不易坏的。第四日朝阳时,我们用‘粮安令’配合旗号,把护送百官的路线与我们的水站接上。‘城下的遗珍’与‘关道的人心’,其实只是一条路上的两处‘刻字点’,路修好了,字就能刻上去。”

夏侯惇听到“撬开板缝”四字,嘴角动了动:“贼活。”

“救火的人常常要先学会如何翻屋梁。”郭嘉笑了一下,“你若执意要叫它‘贼’,那便是‘替天行盗’。”

夏侯惇笑骂了一句,按住刀,半真半假:“行吧,你这口舌。”

郭嘉没有反驳。他把竹签拔出,在泥面上画了几个细点:“此处太学旧室。此处秘府。此处太史令星历室。此处太医院的药窖。我们分四队。三队入地,一队守水,一队做‘声旗’,一队为‘护路’,一队随我。”

“我带护路。”夏侯惇道。

“你镇火,更要镇人。”郭嘉看他,“此行要紧的不是杀,而是稳。火只逼不伤,人只引不赶。若有人抢,我们便让,让他抢过头,自己跌进我们挖好的沟里。你要管住手下的刀,别让它比火快。”

夏侯惇沉声答“是”。

“鸩。”郭嘉转身。

帘影后,一个窄影几乎无声地出现,黑衣垂到靴面,腰间只一柄短刀。她低着头,像一滴墨从灯影里滴下来,落地就散了边。眼尾有一颗极淡的痣,像被风吹过的灰。

“在。”她的声音很轻。

郭嘉把一段黝黑的绳索递给她:“这段绳子五十六结,第一结的死扣我已经拆开,里面有一枚细薄的铜片,刻了谷口的暗号与牙门旗的呼应纹。你带两人,先去‘井门’,不许妄动,只做辨认与标记。你身上别带火,带水和湿帛。见到民人,先给水,后给路,再给旗。”

“记住了。”她把绳索缠在手腕上,绳纹与皮肤交错成一种隐隐的花。

郭嘉又取出一枚竹牌,竹牌上刻着一条纤细的蛇,蛇身绕成一个环,尾尖抵着蛇吻:“此牌即‘水队令’,你在井边挂上,有人问就说是牙门令,催人取水。井上一旦有‘水队令’,附近的牙门与里正都会以为这是旧例。术藏于法,面上只见法。”

“明白。”她抬眼看他一瞬,眼光亮了一点,“主公昨日授名,我还没谢。”

“名字是杯酒,不是枷锁。”郭嘉微微一笑,“饮了它,只为不再怕冷。”

她低头,指腹摩挲那枚蛇牌的冷光,似乎真把一杯寒意吞进了腹里。那股寒打着旋在她胸口,生出一种陌生的热。

她退下去,像影子被风带走。

——

夜将降未降,风从东南来,带着烬味。小队分散入城。护路的人沿着渠边撒灰,灰上踩出清密的脚印。

声旗的人往老巷口挂“粮安旗”,旗与旗之间隔着一口水缸。几名短刀手背着空筐,像卖菜的商贩,一步步试地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当脚底空了,他们就蹲下来,用刀背轻轻敲,听声音的实与虚。虚处画一个小小的圈,实处画一条短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