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小白有点白 > 第82章 天蚕之丝金钱的味道(第3页)

第82章 天蚕之丝金钱的味道(第3页)

“还有,”荀彧忽然道,“你去绣坊之前,先去市口买一包最普通的盐,与一把最便宜的针。今后你若闻到‘盐价线’的波动,就把针扎在盐里。盐若当天潮,你退。盐若三日不潮,你进。”

鸩看他,眼里有光。她不懂他为何忽然说这件小事,却记得牢。她重复了一遍:“盐三日不潮,则进。”

“这叫‘穷人的风向’。”荀彧说,“米、盐、棺,动不了是线;一动,就是刃。”

郭嘉望了他一眼,笑意更深,“文若在替我安枷锁。”

“你自己说要记住谁是人。”荀彧还以笑,“我替你记,怕你忙。”

“劳烦。”郭嘉拱手。

午后前,城中风声渐起。

常和行的后院像一口扣着竹篾盖的锅,外头的人看不见里头煮什么,只有热气沿着墙檐和砖缝往外溢,带着极淡的铜臭与油香。

段掌柜面如纸,屋里站满了他“以为能救他”的人。那被放走的中间人站在角落,眼神在每一个来客身上舔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落在一位衣着朴素的书吏身上。

那书吏并不看他,低着头,只把带来的短柬递给掌柜,四字一行:“奉井下之人诺。”

段掌柜腿一软,几乎要跪。那书吏抬手扶了他一下,力道很稳。

旧库在地底。下去的梯子很陡,木板被磨得亮。灯在下方一盏盏点着,像把夜一段一段绑住。鸩穿着绣娘的衣裳,在最后一盏灯亮起之前停住。她不急。她先听。

她听见箱木轻轻的膨胀声,那是潮气刚上来的声音。

她听见铁锁的齿相互咬合,咔嗒一声,像有人在背后咽口水。她还听见钱的碰撞。钱会说话。新钱很吵,像多嘴的孩子;旧钱闷,像骂人不带脏字的老人;夹杂着海风的私铸钱会出一种轻快的颤音,像一尾鱼在桶里甩尾。

她沿着声音寻过去,指尖抚过箱角,手背的“影纹”微微凉。她把天蚕丝轻轻一贴,线好像自己吸住了木。

她再贴第二处,第三处。每一次,她都让线从木纹里“钻”过去。线在里面,像一根无形的刺。

她收手的时候,一只影从对面壁后移出来。那影很薄,像蜡烛火焰被风按低。一个慢声慢气的声音在影后说话:“小娘子手巧。手巧的,活得长。”

鸩没有看影。她只看自己的指尖,像是在想那点丝是否贴得正。

“我们只想做一笔安稳买卖。”那声音继续,“昨夜有刀,有香。今天呢?今天只有钱。钱只认数。”

鸩抬眼。她的眼没有情绪,像一口没有风的井,“数要先认人。你是谁?”

对面影后的人笑了一声,“问我是谁,便不是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人只问货真不真,账清不清。”

“那就清账。”鸩淡淡,“昨夜一只手,今日三根丝。后日,井下会有第四根。”

影后那人沉默片刻,像在打量她到底多大,又到底有没有在说笑。他似乎不太确定,便换了个说法,“小娘子,钱是柔的。你们的刀太硬。硬了,会折。”

“丝更柔。”鸩说,“柔的,能勒死人。”

影后那人笑声止住。鸩不再看他。她从袖里摸出一枚薄薄的铜钱,那是郭嘉给她的“非此地”之钱,边口刻法与兖州不同。

她走到一口箱前,箱上贴着常和行的旧印。她把铜钱夹在箱沿与墙缝之间,夹得极浅。任何一个清点箱子的伙计只要稍用力就能把它抖进箱内。

她退后一步,低声说了一句:“你们箱里,混了货。”

这句话像一根针,扎在那人每一块看不见的肉上。

影后那人呼吸顿了一顿,下一瞬,他身边的人同时动了,几乎是在抢。有人想把箱盖按住,有人想把箱抬走,有人想按住鸩的手。混乱里,有一只手伸向墙缝。那只手的指甲修得整齐,指腹很白,显然是读书人的手。

鸩随意看了他一眼,又挪开。她只看箱角,像只看一处针脚是否齐整。她偷眼看见他的小动作:他不是想抢那枚非此地的铜钱,他想确认“混入”的不是他们自己。那一瞬的细节,被她记住了。

“今日到此。”她淡淡,“后日子时,王家祠堂空棺处再见。”

她转身上梯。脚步很轻,像风上的尘。对面壁后的人没再留她。他也知道,线一旦贴上,扯就会痛。现在不扯,是因为不敢看自己会被扯到哪里。

出旧库,天已偏西。鸩在市口停了一会,买了盐和针,又在一家卖胡椒的小摊前停住。小贩手上有油,油是江上的。她买了一小包,不为吃,只为记味。她没有在摊前多看,面上像凡常买菜的绣娘。她挤在人群里,身影一晃,就被吞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傍晚,暗影之阁的石室里铺开了一张新纸。

那不是地图,是钱路的“丝图”。郭嘉执朱笔,荀彧执墨笔,鸩坐在一侧,手里绕着天蚕丝。纸上出现一个又一个小圈,一个又一个绕,最后被连成一张网。网的中央有三处空白,像中空的树心。

“这是‘王家’,”郭嘉点第一处空,“这是‘常和行’。这是——”他停了一下,“‘南门驿’。”

“驿舍?”荀彧挑眉,“为什么是驿?”

“钱不是只在铺子里走。”郭嘉说,“它晚上要睡觉。睡在驿。换枕,不是为了毒人,是为了让线记住他的梦。”

荀彧失笑,“你还会偷梦。”

“偷梦比偷钱难。”郭嘉也笑,“可我们要的不是钱,是方向。梦里往哪走,人就往哪走。”

他把纸角压住,忽然又把桌上一小堆铜钱拨过来。他拿起其中一枚,在唇边轻轻一碰。

荀彧看得出:他在“听”金钱的味。铜味涩,像一口井里的水石。郭嘉微微皱眉,“不是兖州铸。叶在水上。”

“水上的叶,总要靠岸。”荀彧道。

“我们让它靠到我们的岸。”郭嘉说,“岸一多,船就乱。船一乱,便知谁是船家。”

他放下铜钱,又抬眼看鸩,“明日起,你白日在‘青蚕’学,夜里回‘阁’绕丝。每夜绕一百个‘蛇结’,绕一百个‘人结’。一月后,你的手就真成‘丝房’的人。”

“什么是蛇结?”鸩问。

“紧到勒死人。”郭嘉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