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小白有点白 > 第140章 温侯的断炊来自背后的尖刀(第1页)

第140章 温侯的断炊来自背后的尖刀(第1页)

夜风像从铁桶里刮出来。

南山以北,战线绵延。吕布营中火光压低,酒气未散,刀甲叠在木桩上,像一只只沉睡的兽。

胜利的味道还在舌尖。昨日追击,张辽一鼓作气,将夏侯渊那股“溃退”的曹军赶到了枯河滩。对方不守城,不占险,只在一片干裂的河床上扎营,士卒东倒西歪,仿佛一击即散。许多人骂曹军胆怯,也有人笑天赐战功。可陈宫盯着地图,手指在几条细线间反复摩挲,眉心始终不展。

“主公,”他终究开口,“枯河滩不是好地方。”

“不是好地方,正该埋了他们。”吕布披狐裘出帐,夜色打在他冷硬的眉骨上。他的眼里仍有昨日的雷霆,那股只要拔刀就能把天地斩开一道口子的自信。

陈宫忍着,“我怕他们不是在逃,是在引。”

“引什么?”吕布笑了笑,“引我?宫,曹军若真有胆子布阵,何必弃险取旷?郭嘉不敢了。他那套神神道道,被我打穿了。”

“也可能,正因为他不敢,所以如此。”陈宫低声,“兵不厌诈。若在河床之下另有道,若在我们背后另有路……”

吕布摆手,狐裘一摆,火光在他肩上跳,“天赐功劳,不拿白不拿。枯河滩,张辽你再压一压。陈宫,粮道催一催,后头的粮和箭,务必明日午时前到。”

张辽领命而去。陈宫却没走,像是有什么话卡在喉咙里,最终只化作一声叹。

——

后方百里,东郡的月轮被云吞了一角。黑暗里有十五辆粮车静悄悄辘过浅滩,车辙上覆盖着稻草,稻草下是焐着的火种。车前挂着行商旗,旗面是最普通的“盐行”两字。车旁的脚夫个个弓背,肩头露出的纹身是潢水码头的旧记号,那是卫峥命人仿刻的。夜里看不清,只有气味能分辨:粗布、麻油、牛车木轴上被雨泡过的潮霉味,逼真得让巡哨闻了也只会烦躁,不会怀疑。

“时辰到。”车后一骑低声道。他把系在右腕上的马票解开,看了看图纹。那是卫峥自己设计的一批新票,既是钱,也是令。他带来的不是兵,是“影子商队”。买路、买消息、买人心,买到敌营的胃。有些仗,用钱打最快。

浅滩尽头是白石坡,坡下是一片乱草,乱草中埋着五个泥罐,罐口白色。脚夫路过,顺手把麻袋换过去,把罐口塞紧,再顺手把一缕几乎不可闻的药香抹在袋角。那是巴豆,研成粉,掺在粗粮里看不出,煮粥时才显威力。若这一批能顺着吕布的“夺粮”惯例被抢走,那就更妙。若被查出,也无妨——一把火下去,谁能问到底是我们烧的,还是你自己不慎?不过这一刀,不用今晚就见血。今夜,只让狼闻见一丝“饥”的味道就够了。真正的杀招,明日再落。

车列绕过白石坡,像水蛇一样钻进葭苇荡。更远处的黑暗里,另一路火光被压得死死的,不散、不跳,像沉在水底的星。那是曹仁。这个字元让的铁兄弟,不以疾驰见长,却擅耐。夜风里,他的人像磐石,不动。他们要等一个信号:枯河滩上,夏侯渊的旗帜回身一转,黑底白牙的“虎”字迎着月光亮起来。那一刻,他们就是“背后的尖刀”。

曹仁把耳边的绑带勒紧了一指,低声说:“子明,辛苦你。”

卫峥站在车尾,抖了抖衣襟上的尘,“若钱能替你们挨这一刀,我愿意用钱去挨。可惜钱只能替你们把刀送到肉上,刺下去,还得靠你们自己。”

曹仁笑了一声,笑里不见锋芒,却有股钝铁的安稳,“放心。等个风口,就动。”

——

许都后方,军府大帐里灯光像被风折过的荷叶,摇摇晃晃。黄月英收束衣袖,双手按在铜盘上,指节下的机关齿轮轻响。罗盘中间那粒如血的光点,像被无形之手拨动,拖着长尾在纹理间奔突。每当它冲撞到某个符纹刻度,盘沿上的小灯就会亮一盏,像夜中点亮的星。她侧脸素净,眼神里只有逻辑。

“它在偏。”她说。

“偏得对。”郭嘉靠在榻上,唇角有一丝血痕,笑意却干净。他的气息很稳,那种经过剧痛后的稳,如潮退后的礁石。他盯着那粒“血色流沙”,看它被夏侯渊的“假溃退”一步步引离主道,像野兽追着一条看不见的血路往旷野深处去。

“若它回身呢?”黄月英问。

郭嘉摇头,“它不会。饿的时候,狼会把自己的鼻子当真理。它闻到‘弱’的味道,就会咬过去。”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一直饿。”

他把手指轻轻点在罗盘边缘,像在抚一张琴,“你看,东郡这颗灯,会在半刻后亮起来。那是子明的路。再半刻,陈留南口会起一柱小烟,那是子孝的刀。”他缓了一口气,嗓音落到帐底,“猛虎不是杀不死,是要让它先饿,然后——让它回头时看见自己后颈上的刀。”

黄月英偏头看他,“你在杀它之前,先杀它的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反之,大军欲溃,粮草先断。”郭嘉像是随口,像是对谁都说过,又像是只在此刻才真说给她听。他望着盘面,看一盏小灯果然亮起,露齿一笑,“第一刀,总归要落在它的饭碗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帘外有脚步声。鸩掀帘而入,衣角风声带着冷香。“消息到了。白石坡那边,‘盐行’顺利通过。张辽追至枯河滩,停。”她的声线一贯平,像在读一串数字。可她的眼尾却添了一点兴奋,那是一只猎鹰看见风向的兴奋。

郭嘉点头,“很好。把风放大。”

鸩疑惑,“如何放大?”

郭嘉抬眼,目光像刀刃上一道寒光,“传命:夏侯渊整肃旗面,故意露‘虎’字。让张辽看到它。再派几个旧卒,到张辽军前沿投降,嘴里只说一件事——‘曹军粮道乱了’。”

“这会让他们更追。”黄月英说。

“他们会以为天赐。”郭嘉闭眼靠回去,像是在听很远很远的涛声,“然后,背后有人会提醒他们,什么叫‘人造天赐’。”

——

枯河滩的夜开始变冷。张辽站在河床断裂的边缘,手里握着的不是戟,是一支木箭。河床干裂,裂口像一张张纵横的嘴,夜风从其中吹过,出难辨的呜咽。他总觉得不对,可不对在哪里,说不出来。曹军疲怠是真的,阵形散乱也是真的。他们像已经打怕了,只想睡。

“将军,看。”斥候奔来,指着远方一线旗影,“虎字旗。”

张辽眯眼。那旗显得有点张扬,像故意给人看。他心里那根绷着的弦松了一寸,又紧了一寸。臧霸在一旁嗤笑,“故布疑阵耳。再压就碎了。”

张辽没说话。他一直记得陈宫严厉的叮嘱:不许恋战,不许轻进。可胜利来得太容易,兵的骨头会轻。再加上从后方传来的消息:粮道滞了一日。滞,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主帅急。主帅急,就会下令快。

他正犹豫,后方马蹄碎石声骤起。一队人马破烟而来,领头的披着黑甲,甲上豁痕深,单眼如刀,马尾插一柄断矛。夏侯惇,元让。他不喊话,只抬了抬下颌,苍狼一样的气扑到面门。

张辽刹那明白了——对方不是在逃,而是在等。他抽矢上弦,箭离弦前,第一排骑枪已经像一堵生铁墙撞进来。枪阵不是乱的,是合过拍的。河床的裂纹在这一撞里像被鼓槌敲了一下,尘土跳起来,像千万条灰蛇。

“陈宫!”张辽喝道,“请军师退!”

前线乱成漩涡。夏侯惇的刀势破直入中,像把风口硬生生扭转的手。他的背后,黑色的军阵像向前倾了一步,整齐得可怕。张辽顶住第一撞,又顶住第二撞,眼角瞥见远方三处同时起的狼烟,像有人在夜空里点了三颗冷星——白石坡、清河渡、南山口。那每一处,都像是有人用极细的笔在地图上划过一刀。这一刻,吕布军的背后有了形。

来自背后的尖刀,成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