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老头吐出一口烟气,“要借也是老三两口子去借,你张口那是借吗,那是去要。”
自从得知裴璟和陶小池趁自己不在村里偷偷把田卖给老大家以後,裴老头一开始是愤怒的,等愤怒过後他又仔细想了想,自己这个家究竟是怎麽变成这样的。
家里有人读书难道不好吗?当年他还年轻的时候,他爹就是这麽做的,一家人心往一处使,供一个人读书识字,让老裴家在村里出人头地。
当年世道不平稳,时不时听说有地方又打起来了,哪里能比得上现在,世道安稳,读书之後还能去科举。
可谁知道,自从他开始拍板做主供老三家的小子读书後,老二老大接连有了意见。
今天年夜饭的饭桌上,老大家老二家的小辈更是一句话都不和老三家的孩子们说话。
这是心彻底散了啊,裴老头又吐出一口烟。
见裴老头不让自己去找陶小池要钱,郭老太气的去院子里边剁鸡食,边骂骂咧咧。
西侧屋,屋中间的地上摆着个火盆取暖,裴三河翘着脚躺在炕上,嘴里叼着根棍,他闭着眼睛回味着刚刚饭桌上炖鸡的味道。
陈银花从外面进来,坐到裴三河旁边,推了推他的腿。
“有书开春的束修费,你到底怎麽想的?”
裴三河:“什麽怎麽想的?”
陈银花急了:“家里哪有那麽多钱啊。”
“你又急了不是。”裴三河悠哉悠哉的道:“不是还有爹娘吗?实在不行,让娘去找大哥,或者是去陶小池那边拿点钱。”
陈银花皱眉:“可我看爹没那个意思。”
裴三河闭着眼睛,“放心吧,爹不会不让有书去上学的。”
陈银花听了丈夫的话顿时安心下来,笑了一声,“也是。”
…
正月十五元宵节,裴璟和陶小池去府县看了花灯。
说实话,裴璟真没想到这里能热闹成这样。
这里节日气氛浓郁,街上又是游街敲鼓,又是鞭炮齐鸣,每个人脸色都洋溢着笑容,身处在其中的裴璟竟切身感觉到太平盛世的味道。
突然肩膀被拍了拍,裴璟转头看见陶小池拿了两根糖葫芦。
“给你一串。”
裴璟接过糖葫芦,就被陶小池拉着去另一个地方看人踩高跷。
两个人穿过人群站在做前面,一群脚踩高跷,脸上画着脸谱的人正从队伍中走过,裤腿遮住高跷木棍,那些人看上去有两三米高。
里面恰好在放鞭炮,陶小池立马捂住耳朵,但眼睛还是舍不得离开里面的热闹。
“那些人的腿怎麽能这麽长?”陶小池面露惊叹。
裴璟侧头看向陶小池,以往陶小池总是表现的很成熟,导致裴璟都快忘了陶小池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孩子,嗯,如今过了年是十七岁。
裴璟笑着道:“这是踩高跷,小池哥以前没看过?”
陶小池吃一口糖葫芦,“以前这时候总在摆摊卖醋,得守着摊位不被偷,哪里有时间来看这个。”
裴璟听完後沉默了,这时陶小池拉着裴璟的手往另一边走。
“璟哥儿,璟哥儿,你看那边有人头上顶着一个好大的瓮,咱们去那边看看。”
裴璟低头看了一眼陶小池拉着自己的手,眉眼处一片温柔。
“好,慢点,咱们今天可以玩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