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农家小首辅by封十一 > ◇ 第73章外地书院(第2页)

◇ 第73章外地书院(第2页)

“就一次,很快的。”

陶小池口中声音不成语调,说话断断续续,“你刚刚就这麽说。”

裴璟虎口卡住陶小池的下巴,“不舒服吗?”

陶小池被迫侧头,眼睛里雾蒙蒙的一片,咬紧牙关不说话。

裴璟在他唇角啄了啄,“可是,我好喜欢,我好喜欢小池哥。”

陶小池心关失守,仿佛被裴璟拉入一片汪洋的湖底,“…喜欢。”

裴璟闻言动作停顿片刻,亲了亲陶小池的下巴,动作缠绵又眷恋。

第二天一大早,餐桌上再次只有三个人,陶小池照例缺席。

陶游握着筷子的手微微发紧,“年轻人别仗着自己身体好,就胡作非为。”

裴璟脸不红心不跳,“多谢大爹提醒,我一会儿就往屋里给小池端些饭菜。”

裴璟临近上京的日子,专门抽出时间和郑茂季概聚一聚。

三个人坐在府县一家酒楼的包房中。

上年秋闱,季概和郑茂二人均通过河渠府的乡试,并且双双在乡试之後娶妻。

季概的新婚妻子乃是郑茂的堂妹,如今他们二人不仅是同窗好友,还是亲戚。

郑茂主动给裴璟碰了一杯酒,“这杯酒是专门谢小池哥的,多谢小池哥带着我家赚钱。”

裴璟笑道:“那是小池的主意,你谢错人了。”

郑茂道:“你们俩不是一家人吗,谢谁都一样。”

一句话让裴璟眉眼舒展,脸上笑意掩都掩不住。

郑茂看裴璟这副表情,看的牙齿泛酸,他记得自己和季大哥成婚时也没变成裴璟这副样子啊。

季概和裴璟碰杯,“还没谢你和君阳兄给我们送回来的书和文章,国子监的书和文章,确实让我大受裨益,多谢。”

郑茂点头,“是啊,你们俩给寄过来的文章是真好。不过,你们进步这麽大,可这次在京城考举人竟然只是堪堪过考,京城还真是人才济济。”

季概点头:“由此便可以窥探出会试的难度。”

裴璟问:“所以,你们两个真不去国子监读书?”

季概和郑茂对视一眼,然後摇摇头。

裴璟直觉里面有事,“如今我去了国子监才知道外面广阔天地中到底有多少人才,河渠府还是太小,没有顶尖的夫子,得不到最好的教导,你们日後若是去京中赶考,很可能会输给别人。

你们二人去国子监是最好的选择,况且现在官场空额,去国子监後,即便是之後考不上进士,也能以举人身份初任地方府台。以我之见,你们最好是去国子监读书。”

季概叹一口气,“怀瑜,你不知道,在你和君阳兄去国子监之後,府学便着重培养我们二人。若是我们二人现在离开府学前往国子监,那日後参加会试时,就只能以监生名义参加。”

郑茂表情十分认真,“我知道你是为我们二人好,但我们二人承了府台大人的情,不能忘了自己的本。”

裴璟这下懂了季概和郑茂为什麽不去国子监了,完全是因为地方“升学率”。

这和前世地方学校高考时,有多少学生能考上985或211一样,在大周朝地方出的举人丶进士数量越多,就证明地方官做越好。

季概和郑茂二人作为河渠府学重点培养对象,也是近几年河渠府最有希望考上进士的学子。

如果他们现在去国子监读书,日後会试时便是只能以监生身份,他们考上进士完全和河渠府没关系。

至于裴璟和沈君阳当时会被推举到国子监,当然也是因为政绩,皇上下令招地方学子入国子监,地方官府推举过去的学生越是厉害,就越能展现地方官学的办的厉害。

裴璟皱眉,“我就是觉得可惜。”

季概目光含笑的看着裴璟,“得到什麽,便会失去什麽。这句话还是曾经你亲口对我说的,如今我们二人得到了府学诸位大人的培养,留在这里读书也是应该的。没有什麽可惜不可惜。”

郑茂也十分坦然的道:“是啊。再说了考进士多难啊,我现在已经是我们家功名最高的人,即便我这辈子与进士功名无缘,我也很知足了。”

裴璟垂眸思考没有说话。

“一声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季概举起酒杯,“怀瑜,你的心意我们都收到了,这一生能有你这样一位好友,我季叔平不往来此世一遭。”

郑茂听季概如此说,也忍不住拿起酒杯抒情吟诗一首。

他们两个人正值内心情感上头,无法自抑之时,裴璟擡头开口:“我在国子监有一位同窗,对方来自莲池书院,此书院在前朝时便颇具盛名,听说也有隐士大儒在那里教书。去外地书院求学,你们就还是河渠府籍贯的学子,你们去不去。”

郑茂:“莲池书院?”

季概:“大儒授课?”

郑茂和季概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