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烧火丫头开始的发家路百度 > 第39章 结算 後头徐妈妈才晓得苏芷寒是专给(第1页)

第39章 结算 後头徐妈妈才晓得苏芷寒是专给(第1页)

第39章结算後头,徐妈妈才晓得苏芷寒是专给……

後头,徐妈妈才晓得苏芷寒是专给丫鬟仆妇做吃食的掌勺厨娘。她松了口气,而後又是愣了愣神,不由暗道:被蒋珍娘一惊一乍弄的,自己都不把掌勺厨娘当回事了。

谁家十二三岁的丫头当掌勺厨娘的啊?

徐妈妈心中复杂,忽地想起

晚间,徐妈妈特意使人去大厨房,取两道菜回来尝尝。拎着食盒进来的丫鬟进屋,还在惊奇这件事儿,她一边把食盒搁在案上,一边取出菜来:“今儿个我到大厨房,才晓得厨娘换人了。”

“妈妈,您猜猜看换的是谁?”

“我保准您想都想不到!”

“是蒋娘子的女儿……”徐妈妈听着丫鬟的念叨,下意识回答道,一双眼儿却是被两道菜吸引了过去。

食盒一掀开,香味便从里面涌了出来。

徐妈妈不由地咽了下口水,惊疑不定地瞅着眼前的三道菜。

“妈妈您晓得?”

“我刚看见,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呢!”

“许娘子可真是胆大,竟是敢让这般岁数的姑娘……”

“你刚吃过了?”

“是啊。”丫鬟点了点头,顺势介绍起三道菜来:“原来妈妈说教我取两道尝尝味便是,可我吃了以後觉得三道都不错,这道是腐竹焖肉,那肉的味儿……嗐!美得不行!这道是鸡蛋包豆腐,浇在米饭上可带劲了,还有另外一道清炒菘菜,吃着腻了可以……”

“那就回去做事去。”徐妈妈把吃饱饭还碎嘴的小丫鬟赶出门,这才静下心来琢磨眼前的三道吃食。

她先是看向腐竹焖肉,肥瘦相间的肉块酱色鲜亮,稍稍凑近些便能闻到那教人口生津液的浓郁咸香。

徐妈妈夹起一块,送入口中细细品尝,寒姐儿用的排骨,只需牙齿稍稍用力,瘦肉便从骨头上脱离下来,肉香与酱香几乎同时在唇齿间迸发开来,眨眼的功夫便充盈整个口腔。

即便是里面的骨头,也已炖煮得酥烂,嚼起来不但不费力气,反倒是能吸吮出更多风味来。

徐妈妈神色复杂,定定地瞅着碗里的菜色。作为三娘子的陪房,她不但吃过各家官席,而且也吃过京城乃至地方上几位大厨娘的手艺,见过无数比这道腐竹焖肉更好吃的肉菜。

可是……人厨娘几岁,做这菜的寒姐儿又是几岁?徐妈妈眼皮颤了颤,半响才静下心来又把另外两道菜尝了尝。

……

回头,徐妈妈便禀告于郑妈妈,又转达到三娘子跟前。三娘子本是一时兴起,听蒋珍娘女儿不擅针线,更喜竈房事以後便也不再提,只随口道:“等四姑娘选竈房娘子时,再教那丫头来试试罢。”

郑妈妈笑着应是,这事便过去了。

待苏芷寒晓得三娘子曾提起的建议,已是次日。她一边把徐婆子送来的猪蹄,先放炉子上用火燎去未处理干净的猪毛,再重新刷洗干净,一边吃惊道:“要我去三娘子院里做事?”

“是啊。”蒋珍娘从竹篮里取出做了一半的绢布,细细比划着尺寸,认认真真的做着。

“阿娘您直接拒绝了?我还以为您好歹会回来问我一声。”

“你上回不是说,不想进二姑娘院子了麽?”蒋珍娘动作一停,诧异反问道。

“可你上回也说,想教我跟你一道进三娘子院子的。”苏芷寒接话道。

刚刚听蒋珍娘说起这事,苏芷寒还恐阿娘直接应下,没想到蒋珍娘竟是直接回绝了。

苏芷寒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还有些疑惑。没想到她话音落下,就听到蒋珍娘的笑声:“要是教你进竈房,那我还会回来与你说说,可三娘子是想教你去当针线丫鬟哎……”

蒋珍娘没忍住,又笑了一声:“就你那手艺,进去怕不得被人笑话。”

苏芷寒脸上通红,登时不作声了。

刚穿越来时,她还想帮衬着家里赚钱,不顾蒋珍娘的反对在那摇纺车……结果只能说专业的事得让专业的人做。

别说蒋珍娘不明白,就是苏芷寒自己也不懂,做菜时那般轻松流畅的双手咋碰到针线就变得那麽迟钝,上辈子加这辈子没切到手的苦,全用那纺锤和针戳回来了。

“我,我又不晓得是针线丫鬟。”苏芷寒把乱糟糟的记忆甩到脑後,咣当一刀把猪蹄对半劈开。

紧接着,她把猪蹄放凉水中,加葱姜蒜和黄酒一道焯水处理,而後手持汤勺,将冒出来的血沫逐一撇出:“……怎麽会是针线丫鬟?起码也是进小厨房吧?”

“三娘子临时起意罢了。”蒋珍娘说到这里,手上动作一停。她起身翻出钱袋来,把里头的一串铜板拿出来:“许是阿娘做事做得好,入了三娘子的眼?”

“闹。郑妈妈今日还给我送了赏钱,说是三娘子赏我的,夸我把猫儿养得好呢。”

“咱们阿娘真厉害!”苏芷寒换了笊篱,把焯好的猪蹄一个个捞出,放温水里洗净,而後搁在架上沥干水分。

紧接着,她在围裙上抹了抹手,上前接过蒋珍娘递来的铜钱,又吧唧一下亲在娘亲的脸颊上:“待会奖励阿娘一个大猪蹄!”

蒋珍娘托着脸颊,笑眯眯地望着女儿捧着铜钱往屋里去,晓得她又把铜钱藏在匣子里。

放在刚刚回到侯府时,她说不定还真会心动,而後教女儿也一道到三娘子院子去,不是让女儿往後当通房养娘,而是院子里的活计要比大厨房里松快体面,月钱和赏钱也多。

可现在不一样了,就拿上回大厨房丫鬟来给寒姐儿庆祝的事。当时来的丫鬟皆送了礼,出手最大方的是珍珠,除去当旁人面送的两匹绢布丶一盒香粉丶一盒澡豆和两壶酒水,私底下还送了十贯钱。

其馀人虽无珍珠那般出手阔绰,却也送的不薄,其中有个名字叫素兰的,虽是寻常丫鬟,但送的格外多,除去绢布一匹,香粉一盒外,还另外送了两贯钱。

加上其馀人,光是那场席面便足足收了二十二贯钱,以及不少礼物。

那日,蒋珍娘刚开始震惊到後头的麻木,就连寒姐儿与她说月钱涨了都无甚反应。

眼瞅着女儿前程大好,银钱渐丰,蒋珍娘也没有刚开始的焦虑,整个人懒散了下来。

院里有院里的好,也有不好的。

既然女儿有本事,那就让她好好在大厨房里做事,有手艺往後去哪里都不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