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烧火丫头开始的发家路作者年糕粉丝汤 > 第81章 寻官 正当蔡妈妈憋着气走出门时眼角(第1页)

第81章 寻官 正当蔡妈妈憋着气走出门时眼角(第1页)

第81章寻官正当蔡妈妈憋着气走出门时,眼角……

正当蔡妈妈憋着气走出门时,眼角馀光便瞥到从外往里走的苏芷寒。她脸上怒色一敛,伸手掀起门帘,朗声道:“姐儿回来了?娘子正教奴去後屋里瞧瞧您回来了。”

“那倒是赶巧了。”

“姐儿请进,我这就去端茶来。”蔡妈妈平日便是一个大嗓门,今日说话声音响一些,也没教苏芷寒觉得奇怪。

“今日铺里做的绿豆汤,我记得还有剩的,去盛两碗来吧。”苏芷寒交代一句,便往屋里走去。刚进屋子,她便看到在案前整理账册,显得有些手忙脚乱的蒋珍娘:“阿娘,您继续算账便是,我就来说说刚刚的事儿。”

“你刚刚是去姚郎那?”蒋珍娘把手里的账册合拢,连带着契书堆到一边,而後才起身,拉着女儿的手离开书案,坐到旁边榻上:“可是先头说的事成了?”

“成了一半吧。”

“怎还有成了一半的?”蒋珍娘细细打量女儿,见她额头密布汗水,便捡着扇子给她扇风:“瞧瞧你热的,我唤人给你盛一盆冰来。”

进了七月以後,这日子愈发热了。

卤肉铺生意好,每日卤制的食材都得制作四五轮,为了保证味道保持,也为了避免发生变质等问题,那火炉更是铺子开多久,火炉便要烧多久。

在竈前从早忙到晚上的几人,汗水多到都能把衫子从内到外都弄得湿透。

“我来吧,我力气大。”苏芷寒拿过扇子,她手劲儿大,扇起来那叫一个畅快。紧接着她与蒋珍娘道:“用不着盛了吧?我已教蔡妈妈给我准备绿豆汤去了,待会儿喝了,便舒服了。”

“绿豆汤是绿豆汤,冰块是冰块。”蒋珍娘不以为然,“又不值几个钱,待会睡觉时也好舒服点。”

在前朝时夏冰尚是皇家权贵能享用,价格堪比黄金白玉的存在,而如今已是流进了平民百姓家中。

不但每年到三伏天,圣人便会赏赐与各级官员,而且例如母女俩之前所在的忠勇侯府,除去朝廷赏赐的以外,还会年年在冬季囤积冰块,待到夏日再取出使用。

对于他们来说,冰块与木炭一般都是府里常备的用物。别说是主家,就是有头有脸的仆妇管事也是日常用惯了的。

就如三娘子当年养猫房里用的都是最顶尖的炭火,据说她夏日里还会使匠人将大冰块雕琢成各式雕像山峦,环列在宴席之中,既能当装饰,又能降低温度。

与此同时,朝廷与商户人家看到了商机。每年到这时候,朝廷有销冰行,民间也有卖冰铺,还有大商户支持每年冬季花钱预定,到来年夏日凭冰票去相应地方领冰块用。

“待到明年开冰的日子到了,咱们得早早寻个铺儿预定才是,我听隔壁吴嫂子说,提前订冰能打六折呢,可比咱们这般散买划算多了。”

“对了,不说这个。”蒋珍娘忽然发现自己竟是歪了话题,连忙又重新问起新活来。

恰好,去取绿豆汤的蔡妈妈来了。

苏芷寒接过她递来的绿豆汤,就着碗盏抿了一口,那绿豆汤炖煮得细腻绵密,颜色翠绿,放冰里冰镇过,一口下去通体清凉。

苏芷寒喝了好两口,才继续与蒋珍娘细细说道几人的打算来:“就是那一套的银器与瓷器,有点麻烦,我想等两日去租赁行里租一套。”

京城里的租赁行,那是什麽东西都有的租,从麻衣鞋履,再到竹篮鸡笼,乃至桌椅板凳丶锅碗瓢盆皆有,端的是方便无比。

“这意思是,到时候得咱们出人把菜送过去?”蒋珍娘吩咐蔡妈妈把冰盆放到苏芷寒屋里,而後才反问道。

“对,我想着到时赁几名闲汉端了去。”苏芷寒解释道,“虽然张学子说他们三到时会在门口等候的,但我们也要摆出这价格应有的架势。”

“人手可够?要不要娘来帮忙。”

“够了。”苏芷寒摇了摇头,虽说中等官席做起来琐碎些,更精细一些,但毕竟只有一桌子,比那彭员外与另几家数桌的席面要轻松不少。

“你可曾问过,那位官人的生辰是何时?我也好早做准备,免得露馅。”蒋珍娘又想起一事,连忙询问道。

“得八月初三,还有靠十天呢。”苏芷寒听出蒋珍娘话下意思,朗声笑道:“我时下的席面刚好排到月底,回头有人再来询问预定下个月的席面,您就说酷暑难耐,我得休息几日。”

“要是再问,便暗示价格低。”

“有人提起,便说张郎他们订的宴席足足花费了三十八贯的事儿抖出去。”

从十贯出头一口气翻到三十八贯,来者定然心里狐疑,估摸得去打听一二。

恰好,便能把价格事儿打出去。

且不提苏芷寒与蒋珍娘如何讨论宣扬回复之法,次日清晨蔡妈妈便领着梅姐儿,一道出门去寻陈婆子了。

她先到凉亭摊处,见着摊子未开便寻旁边摊子的人问。旁的摊主有人认识她,晓得蔡妈妈是蒋氏卤肉铺里的仆妇,便与她说道:“这位妈妈,你家娘子还不晓得?”

“晓得啥?我家娘子教我来收钱的。”

“嗐!”那摊主摇摇头,“七夕过後没两日,陈婆子就没开摊了。”

“啊?”蔡妈妈故作震惊,两眼睁得溜圆:“那岂不是有十来天没开业了?我家与她家可是签了两年的契,教她与孙女在这里卖吃食的。”

“哎?两年的契?”

“不是吧……”

且不说那好心回答的摊主,就是旁边的摊主路人闻言,也是纷纷停下脚步来看。其中不少摊主都晓得陈婆子家闹出的事儿,闻言更是议论纷纷:“好家夥,竟是长契的?”

要晓得陈婆子不是自己的摊,不是自己的手艺,却是以摊主自居的事情闹开後,陈婆子就没再来过。

周遭人还以为她们大约是签短契的,被发现做事不当後就被主家解除了契约。没曾想不但没解除,而且人压根不是短契,而是长契。

“这摊子,还是去年年底开的吧?”

“满打满算也就大半年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