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成为科技天才 > 第27章 技术预判 1985年的市场(第1页)

第27章 技术预判 1985年的市场(第1页)

清晨六点三十五分,广播站的门还没关严,陈默已经走到了礼堂后门的台阶上。他外套没换,袖口还沾着通风口里蹭到的铁锈灰,指甲缝里嵌着一点黑色油泥。但他走得稳,脚步不快不慢,像是刚从一节普通的早自习走出来。

礼堂里人声嗡嗡,七八百个座位坐了大半。前排是各系教授和校领导,后排挤满了学生,有人抱着笔记本,有人偷偷嗑瓜子。讲台上挂着横幅:“科技与未来——年技术展望讲座”。主讲人是省里来的电子工业局专家,西装笔挺,正调试话筒。

陈默没走正门,从侧边工作人员通道溜了进去。他熟门熟路地绕到后台,正好听见主持人介绍下一位言学生代表:“高三(二)班陈默同学,近期在无线电改良方面有突出表现,今天也将分享他的思考。”

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陈默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走上台时脚步没停。他没接话筒,而是径直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我来说点不一样的。”

他没开场白,直接在黑板上画了个长方体,两侧画出对称的磁头轨道,标上数字:“年春天,日本松下会推出一款便携式录像机,vhs制式,双磁头结构,支持两小时连续录制,立体声输出,体积比这台讲桌小一半。”

台下静了一瞬。

接着,哄笑声从后排炸开。

“哎哟,这还预测起未来了?”

“是不是科幻小说看多了?”

前排几位教授交换眼神,有人摇头,有人笑出了声。主讲专家皱眉,伸手示意主持人:“这不在议程里吧?”

陈默没理他们,转头看向第一排角落。

那里坐着一个穿红裙的女生,怀里抱着一台老式录音机,黑色机身,银色旋钮,边角磨得亮。她正低头摆弄耳机线,听见笑声才抬头。

陈默指着她:“你手上这台np-oo,是年日本淘汰的型号,最大问题不是音质,是存储介质落后整整两代。磁带宽度窄,走带度慢,频响上限卡在八千赫兹,连人声高频都录不全。”

女生愣住,手指停在旋钮上。

“我不是说你该换机器。”陈默语气平了点,“我是说,我们引进技术的时候,总盯着现在谁在卖什么,却没人问一句——三年后它值不值钱?”

他回头继续写下一组参数:“vhs的磁道宽度是毫米,转oo转每分钟,误差容忍度高,适合家庭使用。而我们现在还在讨论要不要引进索尼的beta格式,那个系统复杂、成本高、维修难,两年内就会被市场淘汰。”

“你凭什么这么肯定?”前排一位戴眼镜的副教授忍不住开口,“技术演进有规律,不是靠猜就能定方向的!”

“我不是猜。”陈默放下粉笔,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纸,展开贴在黑板上——是一张手绘的磁带结构剖面图,线条清晰,标注精确,“这是vhs的核心架构,包括磁头偏转角、信号调制方式、保护带设计。你们可以记下来,等到年月,去查《日经电子》的公开资料,看我说的对不对。”

全场安静了几秒。

有人开始低头记笔记,也有人冷笑:“等三年验证?那你今天也算个预言家了?”

陈默笑了笑:“我不需要你们现在信。我只是提醒一句——如果我们现在花外汇引进一套即将过时的生产线,等建好厂,技术已经落后。到时候不是我们在选标准,是别人替我们定了标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跳过模仿,直接布局下一代,才是出路。”

台下议论声更大了。

就在这时,那个红裙女生忽然举起手。

“你刚才说,这机器能录两小时?”她的声音不高,但够清晰。

“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