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成为科技天才 > 第37章 芯片替代 国产化的突破(第1页)

第37章 芯片替代 国产化的突破(第1页)

陈默推开实验室的门时,晨光刚照进走廊尽头的窗框。他脚步没停,径直走到实验台前,拉开那个贴着“钢笔勿动”字条的抽屉。钢笔还在,笔尖朝上,像根立着的钉子。他看了两秒,合上抽屉,转身走到靠墙的仪器柜前,抽出一份测谎仪的维修报告。

纸页翻到第三页,故障描述栏写着:“核心信号放大模块失效,原装德国n场效应管缺货,暂无法修复。”

旁边有人用红笔补了一句:“已申请外汇进口,预计等待周期六个月。”

陈默把报告夹回文件夹,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着几颗国产sc三极管。他倒了一颗在掌心,指尖轻轻碾了下引脚,又凑近眼前看了看。这型号在八十年代末才大规模用,但现在,它已经躺在他的口袋里,像一颗提前芽的种子。

“你又打什么主意?”实验助教老李端着搪瓷杯路过,瞥了眼他手里的零件,“那台机器精贵得很,可不是你拿国产管子练手的地方。”

“不是练手。”陈默把三极管放回袋子,“是换零件。”

“国产的能扛住高频信号?”老李笑了一声,“上个月无线电车间试过,一通电就烧了两个。”

“他们用的是普通批次。”陈默打开工具盒,取出细砂纸和焊枪,“我这个,是特挑。”

“特挑也得讲参数。”老李摇头,“进口管子跨导高、噪声低,你拿个收音机用的三极管往上装,不怕炸了?”

“炸了我赔。”陈默拧开焊枪电源,火焰“噗”地一声窜出来。

老李张了张嘴,最终没再说什么,只端着杯子站到了一旁。

消息传得很快。不到十分钟,实验室门口就围了三四位教授。张系主任背着手走过来,镜片后的眼睛盯着陈默手里的焊枪:“小陈,这设备是省里配的,坏了可不好交代。”

“我知道。”陈默没抬头,正用镊子夹着那颗打磨过的三极管,对准电路板上的焊点。

“你真觉得能行?”另一位教授皱眉,“参数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参数是死的。”陈默轻压焊头,锡丝融化,银光一闪,“人是活的。”

话音落,最后一根引脚焊牢。他放下工具,伸手去摸电源开关。

所有人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绿灯亮起。

屏幕闪烁两下,跳出一行字:“自检中……信号通路正常。”

“这……”张系主任瞪大眼,“它居然启动了?”

下一秒,测谎仪开始模拟输入心率信号。波形在屏幕上平稳跳动,频率、幅度、噪声水平全部达标。

实验室里静了一瞬,随即爆出一阵叫好声。

“能扛住高频!”老李一拍大腿,“这国产管子真扛住了!”

一位白教授快步走上来,抓起放大镜凑近电路板:“引脚打磨得很准,焊点均匀,没虚焊……你之前做过这类改装?”

“第一次。”陈默拆下原来的德国芯片,放在玻璃片上。那颗小小的黑块上,编号模糊不清。

“第一次就敢上手精密设备?”教授盯着他,“你哪来的把握?”

“直觉。”陈默笑了笑,“有时候,直觉比参数更准。”

“胡闹!”张系主任突然开口,“科学哪有靠直觉的?这机器要是明天出问题,谁来负责?”

“我。”陈默把国产三极管的包装袋递过去,“这是三厂本月特批的高配批次,编号可查,出厂测试报告也有。如果它出问题,责任我全担。”

张系主任接过袋子,翻了翻,脸色变了变:“这批次……还没对外售。”

“我认识厂里的技术员。”陈默语气平淡,“昨晚聊了几句,顺手要了几颗。”

“你动作倒快。”教授们交头接耳,有人低声嘀咕:“这学生,不简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