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农家小首辅封十一全文免费阅读 > ◇ 第51章蝗灾(第2页)

◇ 第51章蝗灾(第2页)

郑茂凑到季概面前,“他们两个打什麽哑谜呢?”

季概合上手中的书道:“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如今陛下贫苦出身,一生戎马,征战无数,受伤无数,今年陛下正直耳顺之年。”

郑茂恍然大悟,原来裴璟的意思是皇上压根就没多少年活头了。

郑茂:……

沈君阳看向一旁自己这段日子请教裴璟来的律法知识。

“新皇登基之後,会采取新的律法吗?”

裴璟摇头,毫不留情的戳破沈君阳的妄念,“今年太子三十四岁,正直壮年,思想已经形成,东宫詹事府人员早已备齐,日後太子即位他们就是朝堂新贵。”

以他们的年龄,如果按照正常顺序去科举,明年参加乡试,三年之後参加会试,然後顺利中举留到京城做官,也得等到四年之後。

而初入官场的他们,家族有没有任何助力,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根本得不到重视。

沈君阳眼神逐渐变得坚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大丈夫应该做的事。”

裴璟垂眸,按照正常逻辑来说,如今大周朝已经基本确立,一发而动全身,基本立法和条款基本不可能更改。

但,若是朝堂出现混乱了呢?一切皆有可能。

前面说的,建武二十三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裴璟在中途回家的时候,发现田里竟然隐隐冒出了蝗虫的苗头。

裴璟发现後立即把事情告诉陶小池,让陶小池赶紧通知里正,自己则是根据前世的记忆,写了一份蝗虫治理方案,然後马不停蹄的找到了郑茂。

郑茂接到消息後,惊的握住裴璟的胳膊,“你说真的?”

裴璟点头,“千真万确。”

郑茂知道这件事情太过严重,于是立马拉着裴璟找他哥,如今泗安县县令郑蒙。

郑蒙接到这个消息之後果然十分重视,亲自带着人去田边查看。

为什麽在古代社会明明平原地区是最适合産量的地区,但是这里的人偏偏要说南方是鱼米之乡,南方最为富硕。

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宋朝後期照样三决黄河,迫使黄河几次改道,原本种粮産粮的良田变成了盐碱地。

经过上百年的恢复,土地又开始耕种,可前朝末年天灾人祸,平原地区被打了个稀巴烂,万里无鸡鸣,连个人都没有,平原地区的田地再次被荒废。

一直到了如今的大周朝初年,平原地区的産粮渐渐开始恢复,但平原地区因特殊的气候关系,及易引发蝗灾。

蝗虫一旦出现,繁殖迅速,成虫身体中带有毒素,遮天蔽日的蝗虫啃食粮食,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负担。

反而是气候湿润的南方地区,蝗虫规模较小,産粮量较为稳定。

如今,泗安县再次发现有蝗虫的苗头,郑蒙立即号召整个县城的百姓开始捉蝗虫,并上述一封给河渠府。

建武二十三年秋,裴璟看着街上再次多起来的流民,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老百姓的不易。

一旦庄稼人的田里没有庄稼,那就证明庄稼人这一年几乎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

但税还得交,徭役还得继续服,于是走投无路的庄稼人只好变卖田地让自己活下去,田地卖光之後,庄稼人就只能去做富户的佃农。

每逢自然灾害时,都是富户吞并田地收揽佃农的最好时机。

泗安县因为有效防治蝗虫,産量倒是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但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陶小池最近很焦虑,“听说不少地方都因为蝗虫遭了灾,老百姓们如今都没有吃的,我很担心大爹小爹。”

裴璟安抚陶小池,“送信的人还没带回来消息吗?”

陶小池摇头,“没有,一点消息都没有。”

之前虽然官场上的官员日子水深火热,但老百姓的日子还是相对安稳的,因此陶小池也只是简单找了一个商队帮忙送信,可谁知道如今外面的情况急转直下,他实在是担心大爹小爹。

裴璟皱眉,“陶小池哥,咱们去请一队镖师,让他们帮忙送信。”

陶小池眼圈都是红的,“能行吗?如今外头这麽乱。”

裴璟点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咱们拿出钱财来,不怕没人接手,咱家有多少钱都拿出来。”

陶小池从屋里拿出二百两银锭子,这两百他给府县几个地方专门供货,在加上买醋,买酒,赚的不少钱。

但他没有全拿,家里还留五十吊钱,毕竟大爹小爹那边情况不明,镖局的人也不能全信,自己和璟哥儿日後还需要生活。

裴璟驾车马车,“走,咱们去找镖局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