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农家小首辅封十一全文免费阅读 > ◇ 第86章(第1页)

◇ 第86章(第1页)

◇第86章

第二日一大早,裴璟便穿上官服进宫上值。

陶小池送裴璟上马车,看着马车缓缓驶离,深吸一口气,开始去处理商队的事,他决不能让自己手底下的人给裴璟托後腿。

陶小池吩咐手底下的管事,“告诉商队和铺子的人,这阵子所有人都警醒着些。还有,让外出拉货队伍先松一松,京城这边的一切商运生意暂缓。”

“是。”管事点头应下。

裴璟坐在翰林院朝房内,看着周围人都在忙碌准备着过几天的殿试。

看着这些人,裴璟心中忍不住想,这些人难道都不知情吗?

他们一个个饱读诗书,难道真看不出这次科举有问题?

大周朝开国至今已经三十年,这三十年建武帝一直在整治南北问题,甚至对北方有过一系列的政策倾斜,包括裴璟在河渠府呆过的府学,全是建武帝一手操办起来。

而这一次的科举名单,简直是往皇帝脸上扇巴掌。

一共六十四位进士,其中赣省二十人,浙省十七人,闽省十四人,冀豫鲁等北方省份,甚至就连京城,都无一人考中。

或许是年初皇上的那场重病给了他们勇气,让某些人认为自己可以铤而走险。

科举三年一次,若是建武帝身体撑不住,那麽这将是建武时期最後一次科举考试,将来新帝继位,需要新人员班底,这批由科举进官的年轻人,将是未来朝廷上距离新帝最近的一批人,甚至是未来三十年内占据朝堂重要位置的臣子。

裴璟昨天晚上便想通了那些人为什麽要这麽做。

话语权!那些人是想掌握朝堂上未来几十年的话语权。

不同学派有不同论调,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解释,若他们站在朝廷上的人越多,就能掌握更多话语权,这样一来他们想让读书人读什麽,读书人就得读什麽。

就如同这次会试,为何南人成绩好,北人成绩差?除去南北两地长期以来教育不平衡以外,对书本的理解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况且,这次科举的主考官礼部尚书胡中禄是南方人,副考官翰林学士宁远山也是南方人,他们二人学的都是南派,判卷时自然偏向南人的答卷。

然而,此次结果一出势必会引起北方学子不满,届时南人占据官场,打压北方人的地位,朝堂上南北对立将会越来越严重。

况且题目都是有陛下亲眼看过,不知情的人便会说,北方学子考不过南方学子,北人技不如人,怨不得其他。

但,裴璟垂在身体一侧的手死死攥着。

凭什麽!就因为几个朝廷上的垃圾,南北就要继续分裂,就因为这些士人在心中划分的南人北人,全天下的普通百姓就都要跟遭殃。

从大周开国以来,官场缺额,上上下下的官吏都想要大周遵从前朝旧历。

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的贪污案,让他们学会了折服,而折服之後他们便认为只要官场上全是他们的门生故吏,便可以形成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来倒逼皇权。

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一个个出身世家大族,何曾看过最底层的百姓们过的是什麽日子。

建文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上位之後实行一系列政策,例如整治贪腐丶给普通百姓分田丶鼓励军队屯田丶禁止人口买卖等等,而这一系列政策全都与那些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世家大族们做对。

那些所谓的经世大儒,他们站在庙堂之上,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可他们口中的“民”和普通百姓可有半点干系?

如果裴璟没有前世的记忆,或许不知道真正的太平盛世是什麽样子,但他是裴璟,是一个真正见过太平盛世的裴璟。

裴璟从一旁文吏手中接过一沓文书,“我来吧。”

“是。”

裴璟手里拿着书,一步步走向建武帝所在的大殿。

把书呈上去之後,裴璟跪在地上,大声道:“臣裴璟,状告礼部尚书见文渊阁大学士胡中禄,会同翰林学士宁远山,偏私其乡,科举舞弊,妄图分立南北。”

裴璟话音落下,大殿一片安静,一旁侍奉的内侍太监跪了一地。

建武帝缓缓从前方桌案上擡起头来,“你刚刚……说什麽?”

裴璟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传进建武帝耳中。

“臣状告礼部尚书胡中禄,翰林院学士宁远山,科举舞弊,妄图南北。”

寂静…

死寂…

良久後,建武帝开口,“你可知,诬告朝廷命官,是何下场?”

“臣知道。”裴璟擡头,直直的看向建武帝,“本次会试,一个录取六十四人,这六十四人,全是南人,这便是证据。”

建武帝瞬间脸色就变了,看向一旁的内侍太监,声音仿佛是从喉咙中压出来,“把这次贡生名单拿来一份。”

二月的天气,太监张永德满头大汗的从地上爬起来,去一旁的架子上拿这次会试结果名单。

裴璟看着上头的建武帝,心中忍不住想,怪不得那些人想要铤而走险,因为建武帝实在是太老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