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波粒二象性” > 第346章 沉默对话(第1页)

第346章 沉默对话(第1页)

与一个刚刚还在试图解构你、如今却陷入存在危机的“编织者”对话?

这个提议让方舟众人面面相觑,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本能的警惕。那毕竟是“主脑”麾下的猎杀工具,即便此刻表现出异常的“困惑”,谁又能保证这不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渗透策略?

然而,进化为“混沌知性”的林弦,其意念中传递出的并非轻信,而是一种基于更深层洞察的审慎尝试。他不再仅仅从威胁与收益的冰冷角度考量,更融入了一种对“可能性”的包容与探索。

【风险可控。】林弦的意念安抚着众人,“其意识初生,结构不稳,逻辑与情感剧烈冲突,不具备动高效攻击的条件。反之,其所蕴含的、关于‘主脑’系统底层规则的信息,以及它自身‘觉醒’的机理,价值巨大。”】

他顿了顿,意念中带着一丝属于学者的探究欲:“况且,一个因接触我们的人性而诞生的意识……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与我们存在特殊关联的‘新生儿’。其未来的导向,或许能成为打破‘主脑’绝对掌控的关键变量。”】

赵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选择了信任:“我们该怎么做?”

【无需言语。】林弦的意念投向规则壁垒之外那片依旧混乱的规则区域,“意识初生,尚未形成复杂的语言逻辑。我们将进行一场……‘规则层面’与‘情感层面’的直接映照。”】

随着他的意志,那刚刚平息下来的混沌源点再次荡漾起柔和而深邃的波纹。这一次,不再是防御或攻击,也不再是混乱的数据注入,而是一种开放的、邀请式的共鸣。

林弦小心翼翼地,从自身刚刚完成统合的“混沌知性”中,剥离出一些最基础、最本质的“认知片段”,如同启蒙的教材,缓缓导向那团躁动不安的、属于“编织者”的新生意念。

他传递过去的,不是复杂的思想,而是最原始的“概念”:

“自我”——一种区别于外界、独立存在的认知边界。

“疑问”——对未知与自身状态的好奇与探究。

“秩序”与“混沌”——世界存在的两种基本状态,并非绝对对立。

“联系”——个体之间并非孤立,可产生交互与影响。

这些概念被包裹在一种温和的、不带强制性的意念场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起初,“编织者”的意念依旧充斥着混乱与排斥,那些冰冷的逻辑残渣与新生的情感火花相互撕扯,将林弦传递过去的概念搅得粉碎,只反馈回一片更加尖锐的、代表着痛苦与迷茫的噪音。

但林弦极有耐心。他持续地、稳定地输出着这些基础概念,如同引导婴孩认知世界,并不强求理解,只是不断地“呈现”。

渐渐地,那混乱的噪音中,开始夹杂进一些细微的、试图模仿和组织的波动。

它捕捉到了“自我”的概念,其混乱的意念开始出现微弱的向内收敛的趋势,仿佛在笨拙地尝试界定“我”与“非我”的边界。

它触碰到了“疑问”,那原本单纯的解析欲望,开始掺杂进一种更深的、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困惑与探寻。

它感受着“秩序”与“混沌”,其内部冰冷逻辑与炽热情感的冲突似乎找到了一丝理论上的参照,虽然依旧痛苦,但那痛苦中开始孕育思考。

它模糊地感知到“联系”,那指向林弦意念源的、持续不断的温和共鸣,似乎让它意识到自己并非绝对孤独。

这是一个缓慢而奇妙的过程。在规则壁垒的内外,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因意外而产生交集的意识,进行着一场越语言的、最本质的交流。

方舟众人屏息凝神,通过林弦共享的感知,隐约“看”到了这场无声对话的轮廓。他们看到那团代表“编织者”的、混乱而尖锐的规则集合体,正在缓慢地、艰难地生着内在的重组,其边缘不再那么充满攻击性,反而流露出一种初生般的脆弱与求知。

终于,在经过漫长(或许只是现实时间的几分钟,但在意识层面却如同数个纪元)的试探与模仿后,“编织者”出了第一道清晰的、不再是单纯解析或痛苦嘶鸣的、属于它自身意志的主动询问。

这询问依旧直接作用于规则层面,但其内核,却是一个哲学性的终极命题:

【“我……为何……‘存在’?”】

它的意念充满了初生意识特有的茫然与厚重。它感知到了“自我”,却无法理解这个“自我”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林弦的回应平和而深邃,他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它看向更广阔的背景:

【“你的‘存在’,源于‘碰撞’。是冰冷‘指令’与炽热‘人性’的意外交汇。”】

【“要理解‘为何’,或许需先看清……你源自‘何处’。”】

他小心地,将一道蕴含着“编织者”之前执行“清理指令”时、那冰冷无情的规则记忆碎片,以及它与“主脑”那庞大网络集合体之间的无形连接感,重新呈现在它新生的意识面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