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典籍有载,人体内暗藏三尸虫:上尸踞居灵台,乱人心智;中尸盘踞脏腑,令人贪食健忘;下尸潜藏足底,诱人沉溺酒色杀伐。修道之人需先斩却三尸,方能明心见性。昔年玉虚宫十二金仙未斩三尸酿成杀劫,致使道门式微,这才有了"斩三尸方可称真人"的铁律。
想那齐天大圣被困五行山五百载,如今脱困而出,这三尸虫便趁机化形作乱。
孙悟空已然明悟,掌中金箍棒无声显现。三藏见状亦不阻拦——观这伙贼人眼泛血光、动作娴熟,显是惯犯。与其耗时度化,不如交由阴司落。
"阿弥陀佛。"
三藏低声诵念佛号,慢慢合上双眼,不忍目睹即将生的场景。
陆南在一旁轻声说道:"师父不必如此。"
三藏轻叹道:"并非不忍,只是不愿让双眼沾染污秽。"
陆南继续劝道:"师父身为佛门,何须回避世间阴暗?"
"我以为,唯有直面丑恶,坚守本心,践行善举,方为真正修行。"
三藏闻言停下诵经,缓缓睁眼望向陆南。
"戒色此言令人深思,是为师执着了。"
陆南脸色一沉,扭头不再理会三藏。
若不唤我戒色,你我仍是好友。
六声脆响接连响起。
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那六人连呼喊的机会都没有,当场毙命。
望着地上红白相间的惨状,三藏强忍不适,坚持睁眼凝视。
唯有直面世间丑恶,方能体会善良可贵。
孙悟空了结六人后,静立原地出神,不知不觉盘腿而坐,将金箍棒横放膝上。
他闭目凝神,周身渐渐浮现玄妙道韵。
"悟空这是?"三藏见状不禁疑惑。
陆南竖起食指轻嘘一声,压低声音道:"请轻声些。"
"老孙此刻正在顿悟。"
三藏仍感困惑,小声追问:"可这怎会因除灭六人而顿悟?"
陆南含笑解释:"他所除灭的并非凡人,而是自身三尸所化。"
说着指向地上尸:"师父再看,那些可还是人形?"
三藏定睛望去,方才血溅当场的六具,此刻已化作六条小虫。
"此乃人体三尸虫。"
"老孙被压五百年,今日脱困而出,三尸虫趁机显形,意图扰乱其心志。"
这六人分别名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但老孙岂是等闲之辈,固守本心毫不动摇,挥棒便将他们尽数击溃。
从此他斩断三尸越自我,日后道门中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悟空真人。
陆南眼中流露出几分向往,他同样渴望斩却三尸。
只是此事非人力可为,全凭机缘。
或许一觉醒来便现已在梦中不知不觉斩灭三尸。
也可能苦修至太乙天仙巅峰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始终无法斩灭三尸证得大罗。
就像那玉虚十二仙,自上古修行至今也未能完全斩却三尸。
道门之中至今仅有两人彻底斩却三尸。
其一是太清道祖亲传玄都法师,如今已证道大罗。
另一人则是灵宝道祖徒多宝道人,即现今西方须弥山的世尊如来。
这般看来,压力全落在了广成子肩上。
广成子长年在玉虚宫闭关,除非要事绝不下山,只为斩却自身三尸。
可惜机缘未至,即便已臻至大罗天仙顶峰多年,仍被困在这最后一步。
陆南年少时常居玉虚宫,广成子与他闲谈时每每提及此事。
广成子曾说当年道门初立,乃是天地间第一教派,他们师兄弟十二人早早便证得大罗天仙。
那时道门如日中天,十二仙纵横寰宇意气风。
喜欢洪荒:绑定七仙,执掌西游请大家收藏:dududu洪荒:绑定七仙,执掌西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