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四合院木质 > 第149章 提高(第1页)

第149章 提高(第1页)

林墨见王副司长接受了自己的核心思路,便趁热打铁,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技术补充:“王司长,关于人造板,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除了利用国内废料,我们还可以关注国外更先进的人造板技术。”

“现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在利用当地丰富的生材和农业剩余物如甘蔗渣生产某种叫做‘胶合板’和‘刨花板’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

“这种板材性能稳定,成本相对较低,在国际中低端家具市场应用广泛。如果我们能通过技术交流、甚至引进生产线的方式,掌握并展起自己的人造板产业,不仅能解决部分内需,未来甚至可以考虑使用进口木材原料生产高端人造板,专门用于出口家具的特定部件,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线和成本结构。”

林墨刻意模糊了“中密度纤维板”等更具体的名词,用了此时可能更通用的“人造板”和借印尼之口提及“胶合板刨花板”概念,既提出了方向,又符合时代认知。

王副司长听得心潮澎湃。林墨这一席话,不仅解答了他对原料的担忧,更描绘了一条清晰可行的破局之路:短期靠政策争取木材进口额度,中长期靠技术升级和综合利用提升效率,未来甚至能展出有竞争力的人造板产业作为补充和拓展。

“好啊!小林,你这次可真是给我,解决了一个心病!”王副司长站起身,用力握住林墨的手,脸上洋溢着久违的振奋,“你这些想法,非常有价值!我得部领导做详细汇报!特别是那个‘出口配套物资’和良性循环的思路,一定要重点强调!”

他看着眼前这个目光沉稳、思维缜密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这哪里像个普通的大学生,分明是个兼具技术视野、经济头脑和国际眼光的战略型人才!

王副司长的前面带着疲惫与压力的话语让林墨恍然记起,这几年正是国内紧急还债让我们的农产品不断流向老大哥,而对方苛刻的要求让不少肉类卖不出去甚至提倡买爱国肉的时候。

国家正在勒紧裤腰带偿还外债,外汇压力巨大,优质木材资源日益紧张……这些宏观层面的困境,此刻又与设计小组正在攻关的“家具系列”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林墨瞬间明悟,王副司长如此重视这次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单一的产品成功,更是将其视为一个关键的“样板”和“敲门砖”。

这个系列的市场反响又有了新的意义,它将直接关系到王副司长向上级申请、将生产出口家具所需的进口木材,纳入“出口配套物资”专项额度管理的成功与否。

若能成功,就等于为后续的出口创汇打通了一个稳定且关键的原材料渠道,形成一个“用设计赚外汇,用外汇买好料,用好料做更高端设计赚更多外汇”的良性循环。

想到这里,林墨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这已不仅仅是设计之争,更牵动着为国家开源节流的战略层面。

王副司长看着林墨若有所思的神情,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的疲惫被一种混合着期望与决心的神色取代:“小林啊,看来你也想到了,咱们这个‘雪球’,能不能滚起来,这第一把雪,可就看你们这次的设计能不能一炮而红了!”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林墨,语气变得半开玩笑,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我现在啊,就盼着你赶紧从水木毕业!到时候,我说什么也得想办法把你弄到我们轻工部来!你这脑子,你这双手,放在哪里都是大材小用!”

“咱们这个‘滚雪球’的计划,这才刚开头,后面还有数不清的坎儿,比如新材料的研、工艺的突破、成本的精算……哪一样都离不开你小子的智慧!到时候,你可不能推辞,得帮老哥我把这个担子挑起来!”

这话已是极为露骨的招揽和期许。林墨心中微震,面上依旧保持谦逊:“王司长,您言重了。我现在还是个学生,要任务是学好本领。能为国家出口创汇尽一份力,是分内之事。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定义不容辞。”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王副司长满意地笑了,又鼓励了几句,才匆匆离去。

告别王副司长,林墨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绕道去了龙成家具总厂。他先将整理好的“方寸·山水”系列设计图纸交给了厂长陈枋安。

陈枋安仔细翻看着图纸,眼中异彩连连,:“你这套设计,既有‘东方韵律’的魂,又有‘经纬系列’的骨,还多了份小空间的灵动和趣味!这下咱们厂未来两三年的产品梯队都不用愁了!我马上安排打样!”

林墨谦逊地表示这是对厂里培养的回馈。接着,他又特意去拜访了党委书记聂怀仁,感谢他之前为母亲工作调动之事费心。聂怀仁笑着勉励他继续努力,称他是龙成厂的骄傲。

最后,林墨来到了木工车间,找到了正在打磨一套复杂模具的师父赵山河。车间里刨花飞舞,檀香隐隐。林墨帮着手打了会下手,便将自己在水木大学藏书阁的见闻,以及系主任梁先生关于“明理致用、融汇自成”的点拨,详细地说与师父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山河放下手中的砂纸,眯着眼,嘬了口烟袋,静静地听着。当听到林墨领悟到不应拘泥于流派之形,而应探究其背后材料、结构、空间、时代需求之“理”时,他缓缓吐出一口烟圈,脸上露出了极为欣慰的笑容。

“梁先生这话,是真正大家之言!你能听进去,想明白,这比多学十个花样榫卯都强!”

赵山河声音洪亮,带着赞许,“咱们手艺人,最容易陷在‘技’里,忘了抬头看路。你小子能跳出来,看到‘理’的层面,这路就走宽了,走正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将来成就”

他用力拍了拍林墨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对爱徒的期许。随即,话锋一转,回到了现实的技艺攀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