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走,杜秋娘再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于翠翠被她笑得一头雾水,忙过来问道:“姐姐,你不生气啦?”
杜秋娘撇了撇嘴,淡淡道:“谁说不生气,正生气呢,等他回来,我就再也不理他了。”
“啊?!”于翠翠惊呆了。
不一会儿,邱大娘就带着人回来了,她一脸都是春风洋溢,进了门急忙将杜秋娘拉到了内室。
原来各大妓院为了争顾客,竞相要从染香坊订暖情香。那各大饰品店也想要从这里进货,这里订三百瓶,那里订四百瓶,邱大娘这一趟出去又签下了两千瓶的单子。
这就直接导致了杜秋娘在房里整整炼了半个月的香,这次还雇了三个人过来装香水,总算是没误了工期。
到了清明节,杜秋娘又跟父母回了一趟环溪村,当天去扫墓当天就离开了,与黄仙儿她们只有一会儿叙旧的工夫,也算是一大憾事。
因着暖情香的风靡,一时间姑苏城竟出现了“姑苏香贵”的潮流。
除了妓院,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妾们也被这种香迷住了,渐渐地发展成了闺中乐趣之一。连宫里的太监都有上门来看货的。不过姑苏城里的男人看起来倒是憔悴了许多。
染香坊天天是门庭若市,两个小二不够,直接招了五个小二,店面也扩大了一倍。
到了五月间,杜秋娘家又在後院扩建了两件屋子用来做炼香室。区区两三个月,杜家赚的盆钵皆满。
杜宅的院子里,王三娘和虎头坐在屋檐下享受着穿堂风。王三娘拿着扇子一边帮虎头纳凉,一边教他说着姐姐。
虎头穿着大红色绣鲤鱼的肚兜,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学着喊道“叽叽,叽叽。”
“是姐姐!”王三娘纠正道。
可是虎头喊出来却还是“叽叽,叽叽”。
杜秋娘和于翠翠从厨房端了酸梅汤过来,正听到虎头仰头喊着“叽叽,叽叽”。
杜秋娘笑道:“虎头这麽聪明,都会学鸡叫了啊。”
她一坐下来,虎头就扑了过来,仰头对着她“叽叽,叽叽”地喊着。
王三娘无奈道:“他是在喊姐姐呢,这都一周岁了,怎麽连个姐姐都不会叫。”
这时,于翠翠端着酸梅汤过来喂虎头,一边笑道:“夫人不用担心,我记得我两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呢,等大了就好了。”
王三娘只笑道:“要是能像你一样伶牙俐齿的就好喽。”说完视线落在了杜秋娘的身上,顿时笑容就敛了大半,叹气道:“我呀,现在事事顺心,就是有一件事情遗憾。”
于翠翠好奇道:“什麽事?”
王三娘名为是回答于翠翠,实际上却是看着杜秋娘道:“哎,你姐姐再有几个月就十四岁了,可是连个婆家都没有啊。”
“娘!”杜秋娘喊了一声,皱眉道:“我们可是说好的,您不逼我嫁人的。”
“娘不逼你,娘只是看着灵素那孩子都订了亲,心里羡慕。”王三娘淡淡说着,明显是话里有话。
杜秋娘只当没听见,端了一碗酸梅汤喝了起来。
正喝着,忽然门口有人走了进来,定睛一看,只见是染香坊的小二秋生。王三娘忙招呼他过来喝一口酸梅汤。秋生只道:“不了,我是来请小姐的,店里来了个客人,非要见老板,还在撒泼呢。”
“还有这样的事,我去看看。”杜秋娘急忙放下碗,便朝着外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