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金戈的效果如何 > 第16章 秦德公迁都雍城(第1页)

第16章 秦德公迁都雍城(第1页)

一、旧都困境与新都之议

秦武公在青岚谷击退芮国偷袭的第三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灵脉异动让秦国陷入新的危机。青岚谷的灵眼泉眼突然喷涌黑色煞气,原本清澈的泉水变得浑浊如墨,周围的灵草成片枯萎,连最坚韧的锁灵藤都失去了生机。

"是地脉反噬。"伯阳捧着龟裂的龟甲,苍老的声音带着疲惫,"上次芮国用镇邪玺引动饕餮浊气,虽被击退,却在灵脉深处留下了隐患。如今节气交替,煞气趁机爆,青岚谷的灵脉怕是保不住了。"

秦武公站在泉眼旁,指尖的血窍传来刺痛。他能感觉到,那股熟悉的温润灵气正在快流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带着腐蚀性的浊气。传功阁的修士们尝试用"净化符"和"聚灵幡"补救,但所有术法都如同石沉大海,无法阻止灵脉衰败。

更令人忧心的是玄水寨的状况。那里的灵脉井虽未爆煞气,却因青岚谷的异动而灵气大减,原本能支撑三千修士修炼的灵泉,如今连维持基本运转都捉襟见肘。

"必须找到新的灵脉。"秦武公在朝会上拍案而起,他的青铜剑在案几上划出深深的刻痕,"青岚谷和玄水寨相距百里,彼此无法呼应,上次芮国偷袭就差点让我们顾此失彼。我们需要一个能统筹全局的中心,一个真正的都城!"

大殿内陷入沉默。迁都不是小事,意味着要放弃经营多年的据点,意味着要重新勘探灵脉、布设阵法,更意味着要面对迁徙途中的未知风险。

李兑上前一步,展开一幅泛黄的古卷:"君上,传功阁的典籍记载,西陲腹地的雍城旧址,曾是上古先民的聚居地。据说那里有一处盘龙灵脉,只是被煞气掩盖,鲜为人知。"

古卷上的雍城位于渭水上游,群山环抱,渭水如带,正是《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的"中曲之山"所在地,书中称其"多玉,多青雄黄",是灵气汇聚之地。

"盘龙灵脉?"秦武公眼中闪过精光,"为何从未听说过?"

"据说在上古巫妖大战时,那里爆过惊天动地的厮杀。"伯阳补充道,"祖巫与妖帝在此决战,煞气将灵脉彻底遮蔽,久而久之便被遗忘。但老臣占卜现,那里的地脉走势呈回龙顾祖之象,是绝佳的建都之地。"

争论持续了三日。反对者认为雍城煞气太重,勘探难度太大;支持者则坚信只有找到更强大的灵脉,才能让秦国摆脱困境。最终,秦武公一锤定音:"派勘探队前往雍城,若确有盘龙灵脉,即刻筹备迁都!"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决定秦国命运的迁都,最终会由秦武公的弟弟——嬴嘉(即后来的秦德公)来完成。就在勘探队出后的第二个月,秦武公在一次探查煞气源头时遭遇伏击,虽斩杀了饕餮部的领,自己却也被浊气侵入心脉,不久便溘然长逝。

临终前,秦武公握着嬴嘉的手,将半块刻有雍城方位的灵脉玉交给弟弟:"迁都一定要完成盘龙灵脉是秦国的希望"

二、雍城勘探与灵脉之谜

秦德公继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启雍城勘探计划。他任命李兑为勘探队统领,配备了传功阁最精锐的十名阵法师和五十名修士,携带"探灵杖净化符"等特制法器,踏上了前往雍城的旅程。

勘探队的路线艰险异常。从青岚谷到雍城,需要穿越被称为"断魂涧"的峡谷,那里是上古煞气最浓郁的区域,《山海经》记载有"人面蛇身"的异兽出没。

"小心脚下的黑雾。"李兑提醒队员,他手中的探灵杖顶端闪烁着急促的红光,"这是蚀灵瘴,能悄无声息地吞噬灵力,吸入三口就会灵根尽毁。"

修士们立刻运转"敛气诀",将灵纹甲的防护提到最高。即便如此,当他们穿过断魂涧时,还是有三名修士被瘴气侵入,不得不提前返回。

雍城旧址比典籍记载的更加荒芜。断壁残垣被半人高的杂草覆盖,城墙的砖石上布满黑色的纹路,散着令人心悸的煞气。最引人注目的是城中心的一座高台,台基由巨大的玄石砌成,上面刻着模糊的龙纹,与秦武公交代的"盘龙灵脉"描述不谋而合。

"探灵杖有反应了!"一名阵法师惊呼。他的杖尖指向高台下方,出持续的嗡鸣,杖身的符文亮起耀眼的金光——这是探测到高阶灵脉的征兆。

李兑却没有欣喜,反而眉头紧锁。探灵杖的光芒中夹杂着一丝黑气,这意味着灵脉确实存在,却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封印着。他让人在高台四周布下"三才阵",试图通过阵法共鸣唤醒灵脉,然而玄石台上的龙纹却毫无反应,反而释放出更强的煞气。

"是龙锁阵。"李兑研究台基的纹路后得出结论,"上古修士用九条龙形煞气锁住了灵脉,要解开它,需要找到对应的九个阵眼,同时注入纯净的灵气。"

勘探队在雍城周边展开地毯式搜索,终于在群山和渭水沿岸找到了八个阵眼,每个阵眼都有一块刻着龙纹的石碑。但第九个阵眼却始终没有下落,探灵杖的指引在渭水中央中断,仿佛被水流吞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难道在水底?"有修士猜测。

李兑望着湍急的渭水,水面泛着黑色的漩涡,显然水下煞气极重。他派出三名擅长水遁术的修士下水探查,结果只有一人狼狈返回,声称水下有一头"长着牛角的巨鱼"守护,另外两人已被吞噬。

"是犀渠!"李兑想起《山海经》的记载,"这是上古异兽,以煞气为食,看来第九个阵眼就在它守护的巢穴里。"

硬闯显然行不通。李兑决定智取,他让人在渭水上游投放大量"净化符",逐渐稀释水下的煞气;同时绘制"困龙阵"的阵图,准备困住犀渠。这个过程耗费了整整三个月,当渭水的漩涡变得微弱,李兑亲自带着"缚龙索"潜入水底。

水下的景象令人震撼:一条长达十丈的犀渠盘踞在巨大的石洞中央,它的鳞片如同玄铁,牛角般的额头上镶嵌着一块光的晶石——那正是第九个阵眼的核心!

李兑屏住呼吸,按照奇门遁甲的"休门"方位悄然接近。当犀渠因煞气稀释而昏昏欲睡时,他猛地将缚龙索掷出,绳索化作金光缠绕住异兽的身躯。犀渠惊醒后疯狂挣扎,整个石洞剧烈摇晃,李兑趁机摘下额头上的晶石,迅上浮。

当第九块龙纹石碑被安放在高台时,雍城旧址突然剧烈震动。九块石碑同时亮起,玄石台上的龙纹如同活过来一般,顺着地面游走,最终在中心汇聚成一条金色的龙影。随着龙影一声长啸,地底传来轰鸣声,一股远比青岚谷浓郁的灵气喷涌而出,瞬间驱散了笼罩雍城的煞气。

"成功了!"修士们欢呼雀跃。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盘龙灵脉的灵气纯净而磅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足以支撑数万人修炼。

李兑将勘探结果写成密信,快马加鞭送往青岚谷。信中除了描述灵脉的盛况,还特别提到雍城的地理优势:"群山为障,渭水为带,易守难攻,且距青岚、玄水二寨适中,可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举国迁徙的壮阔征程

秦德公收到密信时,青岚谷的灵脉已彻底枯竭,泉眼变成了散煞气的黑洞。他当机立断,颁布迁都令:"一月之内,举族迁往雍城!传功阁典籍、灵脉泉水、修士家眷,务必悉数带走,不得遗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