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金戈的效果如何 > 第54章 秦厉公欲开岐山(第1页)

第54章 秦厉公欲开岐山(第1页)

一、玄石高台的继位抉择

秦厉公嬴稷在秦悼公灵柩入葬的第三日,于玄石高台举行继位大典。十七岁的新君身着玄色王袍,腰间悬挂着秦悼公遗留的定脉珠碎片与半片混元鼎碎片,两者在晨光中碰撞出清越的声响,与他掌心的盘龙印记产生三重共鸣——这是西陲灵脉对新主的认可,却也映照着他眉宇间的凝重。

“君上,岐山传来急报。”嬴芮的声音打破大典的肃穆,老臣手中的竹简在定脉珠青光下泛着异样的光泽,“安置在周原旧庙的不死树种子,昨夜突然爆出丈许红光,周围三里的枯木竟抽出新芽,这是《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的‘灵脉复苏’之兆!”

高台之下,三派修士的反应截然不同。秦地修士的血络符在红光中躁动,他们中的老者曾听闻周室东迁时的传说,知晓岐山灵脉与盘龙灵脉的渊源;戎狄狼骑的煞灵纹泛起青黑色,嬴月的继任者阿柴低声嘶吼,显然对周原灵脉的异动保持警惕;楚国派驻的芈启修士(芈原之侄)展开《周原灵脉图》,图中岐山的位置正与不死树种子的红光源头重合。

厉公的指尖在玄石上划出“开”字。这个源自《奇门遁甲》的方位符号,在接触高台灵脉的瞬间,竟在石面上生长出细小的绿色纹路——这是他继位后的第一个灵脉示警,也是对“是否开采岐山”的明确回应。

“传我诏令。”厉公的声音在血灵塔废墟的回响中格外清晰,定脉珠碎片与鼎碎片在空中组成微型双纹阵,“芈启修士即刻前往岐山,用清灵术记录种子周围的灵脉波动;阿柴领率狼骑封锁周原四境,禁止任何人擅自靠近;嬴芮大夫,调阅秦宫所有关于岐山的典籍,尤其是周室东迁时的‘锁脉阵’记载。”

大典后的密室议事中,厉公展开秦悼公临终前封存的帛书。上面用朱砂标注的“岐山三险”触目惊心:周室布下的锁脉阵、灵脉深处蛰伏的“玄鼋”(《山海经》记载的守护兽)、以及晋军在河西布下的“窥灵阵”——赵午的清灵锐士显然也盯上了这片沉睡的灵脉。

“君上,开采岐山风险太大。”嬴芮的手指点在“锁脉阵”三个字上,帛书边缘的注释记载着破解之法需“以真龙血祭阵”,这在秦地修士看来无异于禁忌,“不如按悼公遗策,组织第二次昆仑寻脉队,利用赵信前辈提供的密道”

“我们没有时间了。”厉公突然起身,掌心的盘龙印记在接触《周原灵脉图》时烫,“绵诸部的兽灵师已突破西戎防线,晋军的窥灵阵距岐山只剩百里,若等昆仑的消息传回,岐山灵脉早已落入他人之手。”

他的目光扫过密室石壁上的灵脉监测图。雍城的盘龙灵脉已出现第七处龟裂,血灵塔的防护罩范围缩至内城三里,灵竭病的蔓延让外城人口锐减三成,这些数字都在诉说同一个事实——秦国的灵脉储备已不足以支撑半年。

二、岐山异动的层层印证

芈启的探查队在岐山周原旧庙传回的消息,让雍城的决策天平彻底倾斜。这位楚国修士在帛书中详细记载:不死树种子已长成尺许高的幼苗,叶片上的纹路与《周易》记载的“乾卦”完全吻合,其根系延伸之处,周原灵脉的死气正以每日半尺的度消退。

“最奇特的是庙前的古井。”芈启的清灵术在竹简上绘制出井水的灵脉图谱,青色光纹中竟嵌套着盘龙印记的轮廓,“干涸百年的井水开始渗出,水质与雍城灵脉井的本源完全一致,只是更纯净,不含丝毫死气。”

阿柴的狼骑兵在周原四境的巡逻同样有惊人现。在岐山主峰的“凤鸣崖”,戎狄修士的煞灵纹与崖壁产生共鸣,青黑色光纹渗入岩石后,竟显露出与月狼灵脉同源的纹路——这证明岐山灵脉不仅连接着盘龙灵脉,还与西戎的月狼灵脉存在隐秘联系,《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西王母之山,灵脉四通”的记载并非虚言。

最关键的证据来自赵信的临终呓语。这位半疯癫的老修士在弥留之际,突然挣脱束缚,用断腕蘸着自己的血,在混元阁地宫的石壁上画出完整的“锁脉阵”破解图。血纹中显现的“三龙汇”图案,与厉公掌心的盘龙印记、岐山的灵脉走向、不死树幼苗的纹路形成完美对应。

“悼公陛下的预见没错。”嬴芮望着石壁上的血图,老泪纵横,“岐山灵脉正是连接昆仑与西戎的枢纽,只要解开锁脉阵,不仅能滋养不死树,还能重新激活盘龙灵脉与月狼灵脉的流通,彻底解决灵竭危机!”

厉公却注意到血图角落的微小符号。这个类似饕餮骨甲纹路的标记,在定脉珠青光下泛着不祥的灰光,与赵信之前描述的“昆仑密道反向灵脉流”完全一致——这意味着岐山灵脉的异动,很可能已被晋军的窥灵阵察觉,甚至可能引来更可怕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晋军窥灵阵的威胁

河西的晋军大营中,赵午正站在窥灵阵眼的聚灵塔上。这位晋军统帅的清灵幡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幡面映出的岐山影像里,不死树幼苗的红光如跳动的心脏,与周原灵脉的绿色纹路交织成网,让他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

“周室的锁脉阵果然名不虚传。”赵午的指尖划过幡面,清灵术的青光在岐山主峰形成虚拟的“死门”,“可惜他们没想到,三百年的灵脉沉淀,反而让锁脉阵变成了最好的养脉容器,现在被秦蛮子捡了便宜。”

他身后的七名清灵锐士同时躬身,为的赵甲(赵午之侄)呈上《破阵策》:“叔父,按窥灵阵反馈的灵脉波动,岐山的锁脉阵核心在‘凤鸣崖’的玄鼋巢穴,只要用‘清灵噬灵术’刺激玄鼋,让它冲撞阵眼,锁脉阵自会崩溃。”

聚灵塔的水晶球中,突然浮现出秦厉公的身影。这位年轻秦公掌心的盘龙印记与岐山灵脉产生的共鸣,让水晶球剧烈震颤,赵午的清灵幡竟出现短暂的黯淡——这种灵脉压制让他脸色骤变。

“看来秦蛮子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赵午的清灵术注入聚灵塔,水晶球中的影像立刻切换到雍城,血灵塔废墟的防护罩范围虽小,却在岐山灵脉的滋养下泛着健康的红光,“传我命令,河西的‘七星拦截阵’前移百里,给秦蛮子送份‘贺礼’。”

晋军的异动很快被秦厉公察觉。阿柴的狼骑兵在河西边境,截获了前往绵诸部的晋军信使,密信中赵午与绵诸部领的约定赫然在目:晋军负责破解锁脉阵,绵诸部则以兽灵术牵制秦地修士,事成后平分岐山灵脉资源。

“他们想坐收渔翁之利。”厉公将密信拍在案上,定脉珠碎片的青光在信纸上烧出洞孔,“窥灵阵只能监测灵脉波动,无法直接破解锁脉阵,赵午这是想借玄鼋和绵诸部的手,削弱我们的力量。”

芈启突然展开一幅新绘制的《岐山防御图》。楚国修士用清灵术在图上标注出七处薄弱点:“君上,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在晋军与绵诸部的必经之路,布设‘双纹陷阱阵’,用秦地的血爆术、戎狄的煞灵术、周原的灵脉之力,形成三重绞杀。”

四、三派修士的意见分歧

混元阁的争论持续了五日五夜。围绕“如何开采岐山灵脉”,三派修士提出的方案截然不同,甚至爆了激烈的术法冲突,玄石地面的双纹阵因能量碰撞而泛起刺目的白光。

“必须用‘血灵祭’!”秦地修士领嬴拓的血爆锤在石案上砸出深坑,赤色光纹中浮现出盘龙灵脉的虚影,“周原灵脉与我秦同源,只有用秦公的盘龙印记配合百名修士的血窍精华,才能安全解开锁脉阵,这是《灵脉嫁接术》的古法!”

阿柴的狼爪突然拍在血爆锤上,青黑色的煞灵纹与赤色光纹形成对峙:“你们的血灵祭只会污染灵脉!”戎狄领的半狼形态在激动中显现,“应该用我族的‘月狼啸’,唤醒沉睡的玄鼋,让它自愿移开阵眼,这才是与灵脉共生之道!”

芈启展开的方案则更为折中。楚国修士的清灵术在案上形成虚拟的锁脉阵模型:“可以分三步走,先以不死树幼苗的红光安抚灵脉,再用清灵术净化锁脉阵的戾气,最后由君上的盘龙印记引导,让三派修士合力破解,既不用牺牲,也能避免冲突。”

厉公的定脉珠在此时悬浮于模型上方,青光将三种方案的优点融合,在虚拟阵眼处形成新的破解图:“嬴拓领提供血灵祭的核心口诀,阿柴领负责与玄鼋沟通,芈启修士主持清灵净化,三派各展所长,方为上策。”

但分歧并未完全消除。秦地修士担心月狼啸会惊动晋军,戎狄狼骑质疑血灵祭的安全性,楚国修士则忧虑清灵术的净化效率——这些争论在厉公出示赵信血图的“三龙汇”图案后,才勉强达成共识。

“明日起,开始筹备岐山之行。”厉公将定脉珠碎片分赠三派领,“嬴芮大夫留守雍城,确保灵脉井的稳定;其余人随我前往周原,成败在此一举。”

五、不死树幼苗的灵脉指引

岐山周原旧庙的不死树幼苗,在厉公抵达时展现出惊人的变化。原本尺许高的植株已长至三尺,叶片上的乾卦纹路在阳光下流转,每片叶子的尖端都凝结着一滴金色液珠,滴落在地时会形成微型的双纹阵,滋养周围的灵脉土壤。

“君上请看。”芈启的清灵术引导着一滴金液,在石壁上绘制出岐山的深层灵脉图,“这些液珠蕴含的灵脉信息,比任何典籍都准确,它正在告诉我们锁脉阵的薄弱点——位于凤鸣崖西侧的‘艮位’,那里的灵脉流最缓慢。”

厉公的手掌轻轻抚过幼苗的树干,盘龙印记在接触的瞬间,整棵植株突然爆出冲天红光,周原的灵脉在红光中剧烈震颤,远处的岐山主峰传来隐约的龙吟——这是《周易》记载的“飞龙在天”之兆,预示着“利见大人,事可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更令人振奋的是,幼苗的根系已与古井相连。井底渗出的不再是普通井水,而是泛着双纹的灵脉精华,秦地修士饮用后,血窍中淤塞的死气明显减少;戎狄狼骑用井水擦拭煞灵晶,现矿石的纯度提升了三成;楚国修士的清灵术在接触井水时,青光中不再出现灰斑。

“这才是真正的灵脉共生。”厉公看着三派修士的变化,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不死树幼苗不仅是希望,更是指引,它正在帮我们适应岐山灵脉,为破解锁脉阵做准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