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金戈片功效怎样 > 第16章 秦德公迁都雍城(第2页)

第16章 秦德公迁都雍城(第2页)

迁徙的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传功阁的修士们将珍贵的典籍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玉箱,这些玉箱内壁刻着"镇灵符",能防止灵气流失;工匠们打造了百辆特制的马车,车厢用吸灵石镶嵌,专门运输灵脉泉水和灵草种子;仲壬则率领锐士营提前出,清理沿途的妖兽和煞气,为大部队开辟安全通道。

最艰难的是灵脉的迁移。青岚谷和玄水寨虽已衰败,但残存的灵脉本源对雍城的盘龙灵脉至关重要。伯阳提出用"灵脉引"之法,将两地的灵泉精华装入由玄龟背甲制成的容器,由十名金丹期修士轮流注入灵力,确保沿途不被煞气污染。

出前夜,秦德公在青岚谷的观星台举行了简单的祭祀。他将秦武公的佩剑插入灵脉枯竭的泉眼,剑身瞬间布满黑色纹路——这是旧灵脉最后的告别。

"先祖在上,秦人保得住灵脉,也守得住家国。"秦德公对着星空叩拜,"今日迁离,非为退缩,乃为光大。待雍城稳固,必回来净化此地!"

迁徙队伍长达十里,宛如一条巨龙在西陲的大地上缓缓移动。秦德公乘坐的马车位于队伍中央,车厢内供奉着传国玉玺和祖巫残血珠,这两件国宝散的灵气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保护着周围的家眷和典籍。

旅途的艰辛远预期。行至断魂涧时,原本被清理过的蚀灵瘴再次爆,这一次的浓度是之前的数倍。伯阳判断是青岚谷灵脉枯竭引的连锁反应,他当机立断,让十名修士同时燃烧精血,以"血祭"之法强行驱散瘴气,自己却因灵力透支而昏迷三日。

过渭水时又遭遇了芮国残余势力的袭击。这些败兵勾结了西戎的一支,试图抢夺灵脉引和传功阁典籍。仲壬率锐士营迎战,在渭水岸边展开激战。秦军修士虽长途跋涉,却凭借灵纹甲和"血窍诀"的威力大败敌军,斩杀芮国主将,彻底肃清了沿途的威胁。

两个月后,迁徙队伍终于抵达雍城。当秦德公踏上玄石高台,感受到盘龙灵脉那磅礴而温暖的灵气时,忍不住热泪盈眶。高台周围已按李兑的规划建起了临时营地,九块龙纹石碑散着柔和的光芒,将灵气均匀地输送到各个区域。

"传我命令。"秦德公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和奔流的渭水,"第一,以玄石高台为中心,划定都城范围;第二,李兑率人即刻开始布设防御阵法;第三,伯阳主持灵脉引导,让灵气尽快滋养土地;第四,仲壬负责构筑临时城墙,防止妖兽和蛮族侵扰。"

命令一下,雍城立刻变成了巨大的工地。修士们用"地行术"平整土地,工匠们砍伐树木搭建房屋,传功阁的典籍被小心翼翼地存入临时洞府,灵脉引中的泉水则被注入玄石高台的泉眼,与盘龙灵脉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令人惊喜的是,当旧灵脉的精华与盘龙灵脉相遇,玄石台上的金色龙影突然变得更加清晰,甚至出了震耳的龙吟。雍城周围的群山传来回应,渭水的流也变得平缓,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欢迎新主人的到来。

四、新都规划与灵脉布局

秦德公在雍城召开的第一次朝会上,提出了"三年成城"的计划。他展开李兑绘制的都城蓝图,图上以玄石高台(后称"蕲年宫")为中心,呈九宫格布局:

中宫:蕲年宫,灵脉核心,供奉祖巫残血珠和传国玉玺。

东宫:传功阁新址,周围布设"聚灵阵",确保典籍保存和修士修炼。

西宫:军械坊和灵田,利用灵脉边缘的灵气培育灵草、锻造法器。

南宫:居民区,按修士等级划分区域,确保灵气分配有序。

北宫:精锐营,靠近渭水,便于防御和训练。

四隅:分别设立"望气台",配备探灵杖和示警玉,监控四周煞气和敌情。

"最关键的是灵脉引导。"伯阳指着蓝图上的七条红线,"这是根据盘龙灵脉走向设计的灵渠,用吸灵石铺设,能将核心灵气引向全城。但要完成这项工程,至少需要三年,且需大量修士持续注入灵力。"

秦德公点头同意,他特别关注防御:"李兑,雍城的阵法要吸取青岚谷的教训,不能只靠单一阵法。"

李兑早已准备妥当:"臣计划布设三层防御:外层沿群山和渭水布锁龙阵,借用山水之势阻挡外敌;中层在都城周围设八阵图,按奇门遁甲变化,可攻可守;内层以蕲年宫为中心布血灵阵,关键时刻能以国运和修士精血激活,威力无穷。"

这个计划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仅外层锁龙阵就需要九百九十九块吸灵石和百名阵法师。秦德公没有犹豫,他下令将迁徙途中缴获的战利品全部熔炼,又从修士中选拔出最有天赋的少年进入传功阁深造,补充阵法师缺口。

盘龙灵脉的开也同步进行。伯阳现,这处灵脉不仅蕴含精纯的天地灵气,还残留着上古祖巫的气息,与秦人的祖巫血脉有着天然的共鸣。他据此改良了"血窍诀",新的功法在雍城修炼,度比在青岚谷快了近一倍,且爆体的风险大大降低。

"君上请看。"伯阳带着秦德公来到新开辟的灵田,田里种植的"凝气稻"仅一个月就成熟了,稻穗上凝结着肉眼可见的灵气颗粒,"这就是盘龙灵脉的威力,假以时日,秦国修士的实力必将大增。"

但隐患依然存在。李兑在监测锁龙阵时现,群山深处的煞气虽然被阵法阻挡,却在不断积累,尤其是西北方向的"龙山",那里的煞气浓度远其他区域,探灵杖靠近时会出刺耳的警报。

"是上古战场的遗迹。"李兑指着龙山的方向,"典籍记载,那里是祖巫与妖帝决战最激烈的地方,煞气已深入地脉,短期内无法彻底净化。"

秦德公望着云雾缭绕的龙山,那里的阴影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他知道,这片土地既给了秦国希望,也潜藏着未知的危险。迁都只是第一步,要真正在雍城立足,还需要更坚固的防御、更强大的修士、更完善的传承。

"明日开始修筑城墙。"秦德公下令,"用龙山的玄石,混杂修士的精血和灵脉泉水浇筑,我要让雍城的城墙,比青岚谷的八卦阵更坚固!"

当第一块玄石被安放在城墙地基,秦德公将自己的精血滴在石头上。玄石瞬间吸收了血液,表面浮现出淡淡的龙纹——这是盘龙灵脉的回应,也是秦国在雍城扎根的誓言。

远处的龙山传来一声沉闷的咆哮,像是在警告,又像是在期待。秦德公知道,新的挑战即将开始,防御工事的修筑刻不容缓。雍城的灵气越是浓郁,就越容易引来觊觎,无论是西戎蛮族,还是中原诸侯,都不会轻易放过这块肥肉。

夜幕降临时,玄石高台的龙影与星空的银河交相辉映。秦德公站在高台上,感受着脚下源源不断的灵气,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迁都雍城,是秦国崛起的契机,也是更大考验的开始。而他,必须带领秦人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希望,让雍城真正成为秦国的根基,成为西陲大地上最耀眼的明珠。

修筑防线的命令传遍了整个雍城,修士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和修炼,拿起工具走向城墙工地。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与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渭水共同构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这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重生的证明,也是一个王朝在灵脉滋养下崛起的序幕。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dududu金戈玄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