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金戈好吗 > 第24章 自研术法求突破(第2页)

第24章 自研术法求突破(第2页)

传统的血窍诀讲究"气血合一",通过吸收灵脉灵气滋养血窍。但在灵气风暴中,这种吸收方式反而会让修士体内的灵力失控,轻则走火入魔,重则血窍爆裂。

争论在破辱堂持续了五日。有人主张暂停修炼血窍诀,改用更温和的"养气法";有人则坚持强化血窍,认为只有更强大的血脉之力才能抵抗风暴。最终,秦成公的决定打破了僵局:"两条路都要走,让实践来证明。"

李默带领的"守旧派"选择在原有基础上改良。他们从《山海经》记载的"烛龙息"中获得灵感,在血窍诀中加入"龟息式"——运转功法时放缓气血流动,如同冬眠的玄龟,在灵气风暴中进入假死状态,虽无法主动吸收灵气,却能保住性命。

嬴术带领的"革新派"则更大胆。他们冒险在血窍中植入微量的"煞灵晶",这些蕴含煞气的晶体在灵气紊乱时会自动释放缓冲能量,使血窍保持稳定。测试的过程异常凶险,三名修士因晶体失控爆体而亡,但幸存者都成功在灵气风暴中修炼,血窍强度提升了近三成。

"这不是邪术。"嬴术在展示自己的血窍时,能看到其中悬浮的黑色晶体,"是适应西陲的必要牺牲。就像赤砂部的祖先为了在地底生存,进化出能过滤浊气的肺叶。"

两种改良方案最终都被收录进《破辱策》。秦成公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只是下令将测试过程中的伤亡情况如实记录:"后人要知道,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用鲜血换来的。"

血窍诀的革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植入煞灵晶的修士现,自己对妖兽的威慑力显着提升——饕餮部的狼骑兵在闻到他们身上的煞气时,竟会出现短暂的畏惧。这个现启了破辱堂的修士,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研究"煞气运用术",将敌人的武器变成自己的铠甲。

四、灵脉共生的新解

盘龙灵脉的持续衰弱让"灵脉永续"成为破辱堂的核心课题。李默在整理传功阁的古籍时,现了一卷秦文公时期的《灵脉志》,其中记载着一个被遗忘的仪式:"以人血为引,与灵脉立下共生契,人借脉力修行,脉靠人血滋养,生死与共,荣辱相依。"

"这才是我们该走的路。"李默将古籍呈给秦成公,"仙门的灵脉循环阵是掠夺,我们的共生契是共存。就像玄石离不开盘龙灵脉,灵脉也离不开我们的滋养。"

秦成公决定亲自举行共生仪式。在惊蛰这天,他带领百名核心修士来到玄石高台,每人手持一把刻有自己名字的玉刀,将指尖的血滴在灵脉井中。当第一百滴血液融入泉水,井中突然升起一道赤色光柱,与修士们的血窍产生共鸣,每个人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脚下的土地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仪式后的变化令人震惊。盘龙灵脉的灵气波动虽然依旧微弱,却变得异常稳定;修士们的血窍在修炼时,能自动吸收灵脉散逸的浊气,转化为自身的灵力;甚至连雍城的灵田,都长出了带着赤色纹路的新作物——这种被命名为"血灵谷"的谷物,既能果腹,又能辅助修炼,是灵脉与血脉共生的最好证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才是仙门永远学不会的术法。"秦成公站在玄石高台上,看着下方忙碌的百姓,他们中的许多人额头上都有淡淡的血纹,那是与灵脉建立联系的标志,"他们追求的是掌控灵脉,我们追求的是成为灵脉的一部分。"

共生仪式的成功让秦国的术法体系彻底摆脱了仙门的阴影。破辱堂的修士们开始从西陲的自然现象中汲取灵感:

观察毕方鸟在火焰中涅盘,创造出"血火重生术"——濒临死亡时燃烧血窍,换取短暂的巅峰战力,虽会折寿,却能在绝境中反杀。

研究玄龟在冻土中冬眠,改良出"龟甲阵"——修士们蜷缩成圆,灵纹甲拼接成巨大的龟壳,能抵挡高阶法术的轰击。

模仿赤砂部与大地的沟通,明"地耳术"——将耳朵贴在地面,通过灵脉的震动感知敌人的动向,比仙门的"听风术"更适合西陲地形。

这些源于自然、融入血脉的术法,构成了独特的"秦法体系"。当破辱堂将《秦法总纲》刻在传功阁的石壁上时,前来围观的不仅有秦国人,还有偷偷越境的西戎部落使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见识到血龙阵的威力后,开始主动寻求与秦国合作。

"君上,犬戎的绵诸部派使者来了。"内侍禀报,"他们愿意用十匹幽冥狼换取血络符的制作方法,还说要送王子来雍城学习。"

秦成公看着石壁上日益丰富的术法图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告诉绵诸部,符法可以教,但必须用他们的狼骑兵训练术来换。我们的大门永远向尊重秦法的人敞开。"

五、传承的火种

秦成公在位的最后一年,雍城的破辱堂已成为西陲最负盛名的术法研究中心。来自各地的修士络绎不绝,他们中既有受仙门排挤的散修,也有想学习血龙阵的西戎部落,甚至有中原诸侯国的密使,带着重金求购《破辱策》的抄本。

"这些人不能都收。"嬴术在病榻前劝谏,他的身体因常年透支血窍而每况愈下,却依旧心系国事,"有些是仙门派来的奸细,想偷学我们的术法弱点。"

秦成公点头同意,却提出了一个更开放的政策:"设立验心台,凡来求学者,需在盘龙灵脉前立下血誓,愿为西陲灵脉存续贡献力量。通过考验的,无论出身来历,皆可入破辱堂;心怀不轨的,按秦法处置。"

验心台的设立展现了秦国的自信。这个用玄黄石搭建的高台与盘龙灵脉相连,说谎者的血滴在台上会冒出黑烟,真心者则会看到血脉与灵脉共鸣的红光。第一个通过考验的是一名来自晋国的落魄修士,他因不满仙门的门户之见,带着家传的"聚气阵"图谱来投,最终在破辱堂改良出更适合煞气环境的"散气阵"。

秦成公在临终前,将《破辱策》的最新卷册交给嬴术:"我恐怕看不到秦国术法越仙门的那一天了。但你要记住,真正的强大不是闭门造车,是能容纳百川,却不失本心。"

他指着窗外正在演武场上训练的少年修士,他们中既有秦人的孩子,也有西戎的孤儿,此刻正一起演练血龙阵:"这些孩子才是未来。告诉他们,我们的术法可以改良,可以创新,但永远不能忘记,我们为何而战——不是为了越谁,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灵脉,守护每个秦人活下去的权利。"

秦成公去世的消息传到崆峒山时,云鹤子曾断言秦国的术法研究将就此停滞。但他没想到,嬴术以惊人的毅力支撑着破辱堂的运转,而那位在演武场上训练的少年嬴任好——后来的秦穆公,已经在偷偷学习血窍诀,他的血脉中,流淌着比祖辈更强烈的包容与坚韧。

在一个雪夜,嬴任好悄悄来到传功阁的石壁前。他用指尖血在"血龙阵"的图谱旁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那是他从晋国修士那里听来的"日轮术"——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预示着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时代即将到来。

破辱堂的灯火依旧在寒夜中燃烧,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种。《破辱策》的卷册还在不断增厚,新的术法每天都在诞生。当秦穆公继位的消息传遍西陲时,前来雍城的贤才中,不仅有治国安邦的谋士,更有怀揣着奇思妙想的修士——他们知道,在这片不轻视任何智慧的土地上,自己的才华终将绽放光芒。

而那座刻满秦法的石壁,早已越了单纯的术法记录,成为西陲精神的象征。过往的屈辱被转化为创新的动力,血脉的坚韧融合了天地的智慧,最终孕育出属于秦国的独特道统——这种道统,将在秦穆公的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dududu金戈玄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