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留下时代的记忆,与之相比,一些钱算什么。
一上午玩得很尽兴,回到家,幺弟几个都止不住话题,表示以后还要去。
而罗学云带着弟弟妹妹进城的事,也传进很多黄岗村民的耳朵,尤其住在大路旁边的人家。
大人顶多当作笑谈,一笑而过,孩子们却羡慕得不得了,恨不得自己的哥哥就是罗学云。
“二佬,你们是进城了吗?”
走到上罗坡,一群孩子围过来,大大小小的萝卜头,都是姓罗的孩子。
罗学云伸进背上的布袋,抓了一大把糖,不分硬糖软糖奶糖,给孩子们。
“今天不上课啊?”
“星期天啊,二佬。”带头的锁儿叫道。
他大名叫做罗宗卫,今年九岁,上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罗学云记得他是大爷家的孙子,还有个亲弟弟罗宗兵,小名叫做钥(yue),正跟在他后面。
锁儿捧起手接过糖,给身后的小伙伴每人都分一块,末了,还有多的,继续分。
“二佬,再给点奶糖呗,俺们就能一人吃块硬糖软糖奶糖。”
作为宗字辈年纪最大的孩子,锁儿确实有乃爷的风范,不偏私,不胆小,罗学云暗暗点头,一边给他们拿糖,一边笑道:“敢情你们是专门来打劫二佬的。”
在农村,伯爹叔佬,具有等同的含义,都是指父亲的同辈兄弟,亲兄弟堂兄弟表兄弟干兄弟等。
罗学云爷爷那辈堂兄弟不多,只有七个,所以就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排下来,比父亲大的喊作几伯,比父亲小的就喊作几叔。
到罗老爹这一辈,上罗坡住着的就不止同一个爷爷的堂兄弟,还有一个太爷的兄弟,人数多,关系远,现在也不流行按照族内年龄排行,干脆就按你在自家的排行,加上一个佬。
所以别人一听称呼,就知道你这叔侄最起码不是亲叔侄。
小孩们哈哈大笑,锁儿更是不藏私,直截了当道:“二佬,俺们也想进城哩,下次星期天你也带上俺们呗。”
罗学云板着脸道:“外面拐小孩的多,我可照顾不了你们。”
锁儿眼珠一转:“二佬,你要带俺们进城,我就告诉你一件秘密。”
罗学雷怪叫道:“吃了这么多糖,还要得寸进尺。”
“三佬,你自个玩过瘾了,不能拦着俺们呀。”
罗学云道:“你就是有十件秘密,我也不能带你,要出点什么事,怎么跟你大交代。”
他捏着锁儿的肩膀,道:“看你胳膊细的,风吹就倒,怕是拖拉机都坐不稳。”
眼看罗学云等人要离开,锁儿憋不住了,喊道:“二佬,我告诉你,告诉你。”
罗学云兄弟几个哈哈大笑。
“说吧,什么秘密。”
锁儿左望望右望望,道:“我今个听说二佬带人进城,跑着去恁家想赶上趟,没想到瞧见大佬跪在堂屋,大爷拿竹棍敲他……”
罗学云几个对视一眼,均是觉得不可思议。
锁儿口中的大佬就是罗学风,大爷是老爹罗师河。
可家里人谁不知道,罗学风犯错,老爹至多就是骂两句不成器、**子,哪次真的能下手?
就算想下手,但凡老娘在都不可能落得下去。
“真打了还是吓唬吓唬?”罗学云问道。
“啪一下,真打到了。”锁儿夸张地比划。
罗学云笑着说道:“我知道了,以后想吃糖就来找二佬。”
第23章光明正大
萝卜头们星散而去,罗学云跟着兄弟姐妹往家回,手里拎着东西,嘴上讨论不断。
幺弟好奇道:“究竟大哥做什么事,会惹得俺大动手打他?”
二姐撇撇嘴:“那可太多,比如田里的活干得懒懒散散,不成样子;又听媳妇的话,跟家里要这要那。”
“切。”幺弟不屑道,“要是因为这俺大动手,大哥早就被打成苕。”
罗学云忍不住笑出声:“你可真损。”
幺弟道:“我又没编瞎话,人家都是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可我感觉咱娘根本没把我当小儿子,不是二哥,我连根整的鸡腿都吃不到。”
大姐本来只是默默听着,听幺弟提到这,忽然开口。
“以前听娘说,大哥生的很不容易,紧跟着又是我和树花,爹娘以为会和老叔一样,只有一个儿子,是把大哥当独苗宠的,谁知道后面会连生两个儿子,养成的习惯改不了。”
罗学云蹙眉沉思。
大家说这么多,不过是证明了大哥在爹娘心中的重要性,非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不可能到动手教训的地步。
到底生什么事呢?他突然有点好奇。
回到家里,瞬间感受到不同寻常的气氛,哥嫂一家在东屋里没出来,老娘在厨房忙活,老爹坐在堂屋脸色阴沉。
“你们吃了吗?火还没过,我马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