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剖腹产,两人直到呦呦百天的时候才重新恢复了夫妻生活,刚开始她有一点点介意,躺到床上的时候一再要求时晔关灯,后来时晔府在她身上,边亲吻着她的肚子,边告诉她,这道疤是她勇敢的勋章,她才慢慢觉得释怀了一些。
“好吧,那我努力长胖一些。”
她说这句话的语气,带着一些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和亲昵娇憨,时晔侧耳听了一会,确定呦呦一时半会醒不来后,把江知念往怀里带。
“干什么……”
……
呦呦八个月的时候,家里迎来了第一辆代步出行的小车,不是什么豪车,江知念却兴奋了好几天。
有了车后,他们可以带呦呦去更远一点的地方踏青或者游玩,因为小朋友每次出门都要带很多东西,打车非常不方便不说,随着呦呦长大,原本的婴儿安全提篮也渐渐不适用了,得要安全座椅。
一台家用车能更好地保护小朋友的出行安全。
提车那天,江知念特意穿了一条红色的裙子,图个喜庆和好兆头,才进大厅就惊艳了4s店里一群看车的人,纷纷猜测她是不是请来的车模。
盘靓条顺,香车美人。
直到时晔抱着呦呦从后面出现,众人又纷纷跌破眼镜,这种级别的美女,怎么能坐这种级别的车呢,可惜可惜。
江知念已经学会了不在意他人的目光,跟着时晔一起去停车场提车、拍照,高高兴兴地把小车开回了家。
因为两人住得离工作的地方都很近,平时就把车停在医院的停车场,办理了月保优惠,只有周末的时候,一家人才会开车出去游玩。
晚上,已经爬得飞快的呦呦被江知念一把捞起来,送去洗白白、睡觉觉,时晔则泡了一杯柠檬水到阳台上等江知念。
今天晚上据说可以观看到千年一遇的超级月亮,两个人裹着一条毛毯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江知念缩在时晔的怀里,静静地看着天上。
“以前读诗,读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时候,还没什么太多的感觉,但是今天看着月亮,忽然就觉得……很应景。”
“怎么忽然伤感起来了。”
“因为……太幸福了吧。”我有你,有呦呦,有一个完整的、普通的小家,过上了这个世界上,最最平凡的生活,觉得很幸福。
因为想要的不多,所以不会被永远无法填满的欲壑所折磨,生活里一点微小的满足都能让她获得简单的快乐。
呦呦一岁的时候,江知念带她去拍了一张全家福,照片里呦呦小朋友梳着两个勉强扎起来的毛毛小辫,坐在时晔怀里笑呵呵的。
拍完照江知念去选照片,恰好听到一个同样在拍照的阿姨问时晔「宝宝会不会走路了呀?」忽然就紧张起来。
很多小朋友11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扒拉着栏杆站起来,甚至可以独立行走了,可是满了一周岁的呦呦完全没有站立的想法,似乎当一个四脚快速爬行的生物非常快乐。
每天满地乱爬,一个没看住就蹿出去了,江知念有时候都追不上,只能用婴儿围栏暂时把她关一下。
大概是每天陪伴的关系,她和时晔是对呦呦的成长最清楚却也最不敏感的两个人,就像很久不见的同事偶尔见到了孩子会说「哎呀一下子长这么大」了一样,他们俩却觉得孩子一直就是这样,怎么就长大了呢。
江知念摸着下巴,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走路」的问题。
是啊,一岁了,应该学走路了啊。
回去的路上,江知念翻着购物网站问时晔:“我们是不是要给宝宝买个什么学步车之类的,我看我们小区挺多小朋友在用。”
时晔打着转向灯随口道:“学步车一来不安全,容易翻倒,二来对小朋友的生长发育和走路姿势也不是很好,其实你不用焦虑,每个孩子的成长进度都是不一样的。”
就像长牙这件事。
小区里同龄的小朋友六七个月都开始长牙的时候,呦呦还是光秃秃的一片牙床,因为家里有个医生在,江知念一开始还能比较淡定地表示「出牙有早有晚,十个月之间都是正常的」,结果等呦呦真的八个月还没一点动静的时候,她就无法淡定了。
每天没事就掰开小嘴看看有没有小白牙要冒头。
后来等到了九个月,两颗小牙这才姗姗来迟,缓解了她亲妈那快要爆棚的焦虑。
“长牙的事情不能算我焦虑吧,就是她长得太晚了。”
“那儿保那件事呢。”
前两天他们去做一周岁的儿保,除了基础的身体检查外,还增加了发育评估,医生会让宝宝做各种测试,比如爬楼梯,或者搭积木,
其中有一项是给小朋友一个瓶盖,看看他们是不是有意识地把瓶盖拧到瓶口上。
目的是检测精细动作的发晕程度。
呦呦拿着瓶盖看了半天,忽然用力往地上一扔,咯咯笑了起来,如此不配合地进行了三次左右,医生也有些不耐烦了,直言小朋友的手部精细动作发育有些落后,把江知念愁得不行。
时晔却不以为意,以某个一刀切的时间点对小朋友的一些行为进行生硬刻板的评分他是不赞成的,只要不是特别明显的差异,大部份的小朋友都是差不多的。
没那么多的问题孩子,也没那么多的天才儿童。
但是回去的路上,江知念一口气灌干了一瓶小瓶的矿泉水后,就开始致力于培训呦呦拧瓶盖。
终于,在他们回到家门口的时候,呦呦勉为其难地配合了妈妈一会,把瓶盖拧了上去,高兴得江知念恨不得现在杀回医院,给那个医生表现十次徒手拧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