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书说完之后又回想了一下,确定没有遗漏的地方之后,才转头看向一旁站着的赵回。
“赵回,你还有没有要说的?”
赵回一双利眼缓缓从众人脸上划过,平淡地道:“为四时居做事,最要紧的是忠心。如果有人泄露这里的秘密……”。
他正说着,“咔嚓”一声,手中随意拿起的茶杯顿时变成一堆碎片。众人心头一震,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大气都不敢出。
看热闹
虽然平日里赵回经常冷着脸不怎么喜欢说话,但是极少会露出这样狠厉的神情,所以这一下就连锦书也被震住了。不过很快她就回过神来,想到赵回也是为了四时居以后的发展,锦书的表情很快恢复原样。
她对员工们露出一个平易近人地笑容,温和地说道:“只要你们不犯错就什么事都没有,对不对?好了,该说的都说了,这两天你们就好好地熟悉熟悉酒楼里地环境。三日后开业,到时会很忙。”
众人纷纷俯首称是。
“林掌柜,这里就交给你了。”锦书看向林义财。
林义财拱手道:“二位老板放心。”
锦书和赵回乘马车回了家。才刚到门口,来喜便过来牵马,见到锦书后,他顿时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
“姑娘,李家那边儿今天出事儿了,听说老太太和她大儿媳吵起来了。”尽管来喜按捺着,锦书还是从他的声音里听出兴奋。
来喜地话虽多,但嘴巴很严,从来不会把家里的事往外说。所以她发现来喜爱打听的嗜好后,一直睁一只闭一只眼。加上来喜说的这个事她确实很感兴趣,便立即问道:“怎么回事?”
“听说是老大媳妇想把自己儿子送到学堂去念书,但是老太太不肯,便拉着老大在两个老人面前大吵大闹了一番。最后老大家的提出要分家,大约是把老太太气到了,所以老太太忍无可忍打了老大媳妇一巴掌。”
锦书连忙追问:“后来又怎么样啦?”
“他们闹了近半个时辰,还是被老爷子镇压了,李召读书的事黄了,分家的事也没成。”来喜利索地说道。他早看出自家主子和李家那边的几位不怎么对付,所以才格外关注那边的动静。
听了这么一出八卦,锦书这段时日一来积累的劳累顿时一扫而光。她掏出几个钱随手赏给了来喜,“干得不错!”
“多谢姑娘!”来喜喜滋滋地把钱收好,一溜烟跑没影儿了。
至于李家人那边,锦书才不想去多管闲事呢。要是他们真闹起来,她才高兴。唯一不好的就是苦了她那小叔了。
汤圆从院子里窜出来,身躯直立,两只前爪扒在锦书胸前,用脑袋蹭了蹭她。锦书拍拍它的脑袋,它乖乖地把脚放下,绕着她和赵回跑来跑去。
两人一狼先去果园里转了一圈。果园里的果子剩得并不多,其余的全被韩逸拉走了。剩下的这一部分,锦书打算放到四时居开业的时候,用来做活动吸引顾客。
不过想到自己那可怜的小叔,锦书又喊来了万叔,让他用竹篮摘了几个梨和桃,然后差平安给李运志送去。
万叔摘果子的时候,锦书望着枝头粉嫩的水蜜桃也开始眼馋起来。她抬手就从低一些的丫枝上拽了一个下来,正要往嘴里放,就被旁边的赵回拦住了。
“还没洗呢!”说着他就把桃子抢过去,在自己衣服上干净的地方认真擦了擦,而后再递给锦书。
锦书看着他突然傻呵呵地一笑,接着又拽了一个水蜜桃下来,“给你,你也吃一个!”
“呜~”汤圆两只耳朵下垂紧贴脑袋,扬起头,耷拉着眼皮瞅着两个主人,好像是在说:你们怎么把我给忘了??
锦书被它逗得大笑起来,连忙又给它拽了一个,让它自己啃去了。
突然造访
三日后便是四时居开业的日子,在这之前锦书当然要想办法宣传一下。为此她还专门做了一张宣传单,又让平安拿去找人翻印了上百份,趁着这两天准备的时候,让店里的伙计们拿了去到处分发。
当然,仅仅是镇上这一点客人,锦书肯定不会满足。于是第二天上午,她便带着赵回一起去了一趟仁安县城。
相比起明阳镇,仁安县的人口自然要多一些,舍得花钱的人也更多也一些。不过锦书的目标并不是街上那些普通的路人,而是李运志就读的致远书院。
致远书院是仁安县境内最大、最有名的书院,在此就读的学生几乎都非富即贵,要么就是像李运志那样学识出众的。因此要想赚大钱,只要把这一批客人拉过去,那根本就没啥愁的。
更何况赵轩扬的父亲便是这致远书院的院长。上次锦书分给他水蜜桃的人情还在这儿呢,所以这次前来也不怕人家不给面子。
虽然这段时间,准备参加秋闱的学子们都暂时休假了,但书院里还是有不少学生在的。锦书和赵回到达的时候,书院还没到下学的时候。整个书院除了朗朗读书声,其他地方都特别安静。
锦书走向在院门口值守的老大爷。
“大爷,我们是来找人的,不知能不能进去?”说着她便从篮子里拿了一个水蜜桃递过去,“这是自家种的桃子,可好吃了,您尝尝?”
锦书长得十分讨人喜欢,加上之前她为了给李运志送东西来过几次,所以值守的大爷看她很是眼熟,便乐呵呵地接过了桃子,“哟,多谢了,你们家的桃子可真不小。”同时一边问道,“你们这是找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