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桌上的瓷碟已经空了,锦书微微一笑,“以后就知道啦!”
三月初六,赵回的第一封信终于送到了锦书手里。信上说他在南义城一切都好,最近正跟在萧玄亦身边在军中锻炼,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就能大展身手了。
锦书虽然知道赵回身手很好,可战场瞬息万变,她还是担心出现意外,所以便回了一封信给他。主要还是叮嘱他注意安全,遇到什么事千万不要莽撞,一切以自己的性命为重。
信派人送出去了,可赵回什么时候能收到还不清楚。
然而就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蜀州发生了一件大事。锦书还是从韩逸口中得到的消息。说是胡人那边正闹虫灾,而今漫天的蝗虫已经飞过了边关,朝着夏国而来。眼下蜀州首当其冲,一场大乱即将展开。
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锦书的脸色当场大变。虽然她是个现代人,可也知道蝗灾的可怕。这种不起眼的小昆虫繁殖速度极快,所到之处一切植被都会遭殃,吃完了这一处它们还会往下一处迁移,简直就是庄稼人的噩梦。
“锦书,你恐怕得早做打算。蜀州本就处于边界之地,这儿离南义城也不过半个月的路程,想来那虫灾很快就会波及到仁安县。”韩逸也难得眉头紧皱。
韩家虽然是商人世家,可说一千道一万,他们贩卖的东西都是来源于普通农户的。若是那些蝗虫真的飞到了仁安县,恐怕此处所有的人都会受到影响。但韩逸好歹还是大家公子,就算韩家的生意暂时关门了,凭韩家的家底也能支撑很久。
最可怜的是身处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几乎都是靠自家那几亩田地过活的,若是地里的粮食出了问题,那就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啊。
所以韩逸提醒锦书,也是想到了她那两个山头的果蔬。但他只能做到提醒,除此以外也爱莫能助。
不过锦书首先想到的倒不是自己。毕竟她还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嘛。这几年下来,她在空间内储存的瓜果蔬菜还有粮食早就堆满了仓库,就算到时候两座山头的果蔬都被蝗虫啃食光了,她也能保证自己一家的安稳生活,只是拿出来的时候得花时间想个借口而已。
所以锦书现下最担心的其实是身在南义城的赵回。蝗灾由胡人那边而起,植被被蝗虫啃食完了,他们的牛羊没有食物定然会大面积死亡。牛羊死了,人就没有了吃食,所以胡人定会借机骚扰边关。
可蝗虫若是过了南义城,到时候蜀州的百姓们自己顾不暇,谁又去关心边关的将士们呢?将士们没有粮草,一连串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
锦书甚至已经预想到,这次若处理不好,胡人攻入夏国,蜀州又会是怎样一番兵荒马乱的景象。
战事起
就算是在现代,要想控制住一场蝗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更别提在这个落后的世界了。天灾引发的战争可是说来就来,到时候遍野饿殍的景象也不是说着玩儿的。
锦书心情沉重,把这个消息带回了清水村,里正听说后便是眼前一黑。二三十年前,他也经历过一场恐怖的蝗灾,那景象至今回忆起来仍旧让人觉得心惊胆颤。然而里正也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及时将消息告知村里的人,让他们尽量抢在前头把能收的粮食收回来,尽量多囤一些粮食在家中,剩下的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同时,锦书也在安排家里的下人把地里的蔬菜尽数收回,至于山上的果树就没办法了。不过她也不急,反正就算果树没了也能重新种。
能做的都做了,锦书只希望这场灾难不要继续发展下去。然而她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因为没有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数以万计的蝗虫很快越过了夏国边境,在蜀州境内开始蔓延开来。
这一场灾难,比她预想中来得更快。仅仅半个月的时间,这些虫子便来到了仁安县境内。尽管当地官员已经提前向百姓们预警,可有些损失注定没有办法挽回。
还未成熟的小麦和油菜落入蝗虫的口中,成片的庄稼消失,随处可见痛哭流涕的农户……清水村也没能幸免于难。
特别是锦书那两个山头的果树,本来正值开花的时候,花朵和嫩叶最是鲜嫩,那些虫子可一片都没放过。村里那些不愿意听天由命的,每天也会跑到田里去捉虫。可铺天盖地的虫子光是靠人捉又怎么能捉完呢?每天,锦书出门都能看见唉声叹气的村民。
镇上的店几乎都关门了。出了这样的大事,就算大家有心做生意也没几个顾客愿意来。锦书也只好关了四时居和茶点屋,免得这个节骨眼儿上再出点儿什么乱子,她一个人顾不过来。
锦书寄给赵回的信没有回音。收不到消息,她就放心不下。又等了十几天后,韩逸带来了边关的消息。
“听说胡人趁机入侵,此时边关正是战火连天。”
“那边关的将士呢?蝗灾还没有解决,胡人又来找麻烦,他们的粮草供应得上吧?”
和周边的小国相比,夏国一直是强大的存在,所以锦书倒不担心将士们打不过那些胡人。但士兵们上阵杀敌,若是没有粮草的话,再英勇的人也坚持不了多久。
“这次蝗灾突然来袭,蜀州境内已经筹不到粮草,但国君已经安排人从中京送了粮草过来。”自从韩逸听说赵回去了南义城后,就一直在帮锦书留意边关的消息。他知道锦书在担心什么。
本以为把这事同她说了锦书就该放心了,没想到她听完之后反而更加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