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之农门药香巅峰小雨 > 第31章(第1页)

第31章(第1页)

她歪着脑袋,一字一句的清声询问着,这天真的模样让季南笙谈兴更浓。

他把玩着手里的酒盅,眯了眯眼,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你们庄户人家目光所及,是这一年的收成,一亩三分地的产出,但在我眼中,看到的却并非这些。”

这一切盛世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隐患和矛盾,宗室公卿之家越发骄奢淫逸,地方官吏无为而治,北方游牧民族对边境百姓的抢掠,西面边陲小国时有来犯。

东面的大海之上,海盗和倭寇也是经常扰民。

朝廷国库日益空虚,军饷和粮草不能及时补给,军队调度无力……

这些都是大隐患啊!

思及此处,季南笙轻轻摇头,眼底浮起一丝落寞和忧虑。

他以为陶四喜只是一个无知的乡下小丫头,看不懂他的愁绪。

却不知,眼前的小丫头却是孩子的身体成人的灵魂,而且,她来自未来。

她不仅能看懂他的愁绪,她还清楚他的真实身份。

季先生又名季南笙,大魏三年两榜进士出身,翰林院侍讲学士,从五品的京官。

在前世的记忆里,大魏王朝内忧外患,朝堂上出现好几个阵营,有保守派,自然便有改革派。

而季南笙便是全力倡导改革,改革的第一步便是要改善税收,充盈国库。

季南笙这提议一出,立马遭到了宗室和勋贵那派的反对,在最近的一波的朝堂争斗中,季南笙所代表的改革派落于下风。

而他又素来清傲孤冷,宁折不弯,一怒之下便罢官离京来了这南面的金鸡山脚下做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匠,沉溺于这青山绿水中,整日与孩子们为伴。

“先生,那您眼中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我常听大人们说,但凡银子能解决的事儿,那都不叫事儿。您这么有钱,还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么?”陶四喜以孩童的口吻继续问。

季南笙道:“你这小丫头当真不谙世事啊,先生我的那点家底,管我自己衣食无忧尚可,可当真要用在来拯救这天下,便是杯水车薪,沧海一粟罢了!”

陶四喜道:“拯救天下?这天下不是皇帝的么?皇帝那可是天底下最最富有的人呀,听说挑水都是用金扁担,他还会没有银子?”

季南笙被她这孩子气的话彻底逗笑了。

------------

他抬手轻轻点了下她的额头,道:“你这小丫头有点意思啊,竟然连皇帝用的什么扁担都清楚。那好,我便出个题来考考你!”

陶四喜小眉头挑了挑,挺直了腰杆站在那里。

季南笙沉吟了下,道:“既然你说这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的钱是从征税得来的,倘若这皇帝收不齐税,那国库就没有钱了。”

“皇帝没钱养兵,兵就不能作战来保卫边疆,皇帝没钱给底下的官吏发饷银,官吏便偷清闲不做事了,若是遇到发洪水,旱涝,皇帝没钱去赈灾,灾区的老百姓就活不了,大家全都来埋怨皇帝,这可如何是好?”

他不过是心烦,想找个人倒倒苦水,也没指望面前这小丫头能给出啥良策来。

可接下来,陶四喜的一番话,却让季南笙颇感意外。

“皇帝收不到税?为啥收不到?是那些有田地的人故意藏着不交么?”她自言自语道。

“我听我们村里人说,在咱县城有一个大财主,他家有上千亩的良田,好多都是侵吞了咱老百姓的田地得来的呢。”

“可他却故意隐瞒不报,对外只说自己有一百亩田地,纳税也只按那一百亩来纳。”

“若是皇帝能够派人来如实丈量下他家的田地亩数,白纸黑字记下来,再把那些税收的粮食折合成银两钱财,那地主岂不就没法逃税了么?”

“等到皇帝有了钱,就可以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啊!”

“先生,你的酒溢出来了……”

季南笙终于回过神来,这才发现自己竟被这小丫头的话带得走了神。

以至于手里的酒水溢出来都没能察觉。

“小丫头,你方才这番话是谁教你说的?”他问道,声音忍不住带着几分激动。

陶四喜眨巴了下眼,“没人教我啊,是我自个琢磨的,不就是银子的事儿么,银子能解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

为了给弟弟争名额,她也算是够拼了,就连撒谎都脸不红心不跳。

说出先前那番见解的人,可不是她,而另有其人。

只不过那个人现在应该跟她差不多,也还没完全长大,这番改革的举措,是他在十年后才提出的。

十年后,大魏国会出一个连中三元的祥瑞,状元游街,鲜衣怒马。

他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便入了内阁,拜为大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相爷。

他大权在握,在位期间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在税收这一块更是成绩卓越。

陶四喜不过是提前十年照搬了他的改革措施……

“想不到你这丫头小小年纪,竟能有如此眼光,不错不错!”

季南笙抚着胡须,轻轻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

这丫头孩子气的话,虽存在一定的漏洞,却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核量田亩,登记造册,将税收折算成银两,既减免了路途上的损耗,又能避免层层盘剥。

此外,想要这条政策执行下去,还必须从上而下建起一支励精图治的吏治队伍……

仿佛栅栏被洪水冲开,无数的措施如同凶猛的洪水般倾泻而下,季南笙整个人仿佛重新活了过来,眼中的颓败之气一扫而空,感觉浑身充满了斗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