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他真的一个都找不到。
明回回答:“自娱自乐。”
“……”
孟清泠忽然有点同情他,但同情归同情,她仍不会学的——裴亦秋真的太严厉了,她现在就想过得轻轻松松的,真不想找个老师成日里训她!
明回抱着棋具快步追上裴亦秋。
在他坐上马车时,明回偷偷瞥了一眼,感觉他的脸比平日更冷了,像要结冰的雪。
想必是很生气。
也是,主子第一次主动上门,又送鱼又提出教授,还被拒绝,这种滋味,换谁都不好受。
明回暗暗叹了一声。
崇宁帝在九月初终于下令,要攻打西夏。
兵部在商议作战计划时,谢琢适时地递上了他早先前就写好的建议。
兵部尚书韩伯淳看过之后并没有采纳。
谢琢不解,韩伯淳笑着安慰道:“大殿下,下官知道您也想出一份力,此乃好意,可与西夏一战非同儿戏,下官得慎之又慎啊!”
大概是觉得他的能力还不配参与此事。
如此,只能直接交给父皇了,但这样可能会得罪兵部的官员,原本他是希望同心协力的。
然而他不知道,在他立功之后,其实朝内风向早已改变,多得是人愿意为他出力,所以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崇宁帝耳中。
虽然长子一直在进步,也立了功,但打仗生死攸关,哪里有他置喙之处?崇宁帝一开始不当回事,直到听说了详细的建议,再与兵部的计划比较之后,他马上将韩伯淳召入宫。
韩伯淳不知是为何事。
崇宁帝质问道:“琢儿提到的有关西夏军的弱点,你没看到吗?竟还想先攻中兴?”
西夏小国,军队分散,平时都驻扎于各座城池,故谢琢建议,出击宜快宜奇,从灵城,兴庆,嘉木三城往里逼近,令西夏军难以在短时间内集结,以此减少自己的将士伤亡,且能各个攻破,彻底灭掉西夏。
韩伯淳额头溢汗,低声道:“圣上,此计有些冒险,臣是想稳中取胜……”也是因为吴博被斩首了,他们制定计划便有诸多顾虑。
崇宁帝大怒:“粮草充足,军队精良,还怕一个小国?兵贵神速,你越求稳,越是对西夏有利,而今是我们攻打西夏,他们是防守一方,要得就是快!”
“是,请圣上恕罪,是臣之错,臣回去一定好好反省。”
崇宁帝挑眉:“如此最好,退下吧!”
韩伯淳狼狈告退。
后来文武百官都知道天子为谢琢狠狠训斥了兵部尚书一顿,且起用了谢琢的部分建议,这让谢绎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
而他之前想要父亲清算卢公年的事很快也有了结果。
卢公年被贬官三级,调任乾州。
崇宁帝并没有清算卢公年。
谢绎坐在暗沉沉的房内,神情恍惚。
卢公年不止没被清算,父皇也没有嘉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