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序用力点头:“等再过几年,我去东宫当侍卫吧,如果哪日太子变心,我就带你离开东宫。”
孟清泠:“……”
弟弟是不是跟舅父待久了,以至于想法都变得一模一样?
祁烨哈哈大笑:“没错,到时我们便一起浪迹天涯!”
好吧。
想想也挺不错。
孟清泠欣然同意:“就这么说定了。”
而此时的谢琢已经到达垂拱殿,请求他的父皇赐婚。
那姑娘也是沉得住气,立下大功后毫不着急,竟用了一个月方才回到京城,崇宁帝一时倒也很欣赏小姑娘的态度:换做别的姑娘,有几个能挡得住太子妃之位的诱惑?
他大笔一挥,写下诏书,同时命礼部官员做好准备,明日去孟家宣旨。
父皇没有反悔,谢琢心头紧绷着的弦一松,连忙跪下谢恩。
崇宁帝道:“既是要成亲了,这阵子你便待在东宫吧……你毕竟是储君,与绎儿不同,还得静下心来多学点东西,朕会帮你选几位合适的讲官。”
太子是未来的天子,要承担的也与普通皇子不同,谢琢明白:“孩儿会认真听讲。”
不过在去寿康宫的路上,他忽然感觉到疏漏了什么,等下车时发现了:宣旨时是要孟家长辈跟孟清泠一起接旨的,然而孟清泠住在祁府。
明日礼部堂官去之前t恐怕会左右为难。
去祁家不合适,去孟家,未来太子妃人都不在!
谢琢想了想,吩咐万良去孟家。
时间紧迫,万良马上出宫。
老太太跟杨氏一起接待了这位太子殿下的亲随。
听说明日就要宣旨了,杨氏内心一阵狂喜:自家两个女儿已经出嫁,与孟清泠再无竞争关系,家里出个太子妃,那是满门荣耀啊!
她马上向老太太请命:“我去接清泠回来。”
老太太一时没有说话,过得会道:“等老三回来,我跟他去接。”
杨氏怔了下:“您毕竟是她祖母……”
哪有长辈如此迁就小辈的。
“你啊,凡事还是要多动动脑子,”老太太摇摇头,“你既想到辈分,就该想到,此事原该是太子殿下去提醒阿泠,让她主动搬回孟家,但太子殿下怎么做的?他让他的亲随来告诉我们。”
杨氏心头一震,面色立时变得凝重起来。
“难道太子殿下对我们心怀不满?”
“可能是的,毕竟阿泠宁愿承受风言风语也要搬出去住,你觉得太子殿下会如何想?”老太太轻叹口气,“罢了,往前是我对阿泠太过苛刻,我只想着孟家的将来,并未考虑过她的喜好,甚至还为此罚过她,有道是因果循环,如今这“果”也是我该承受的。”
杨氏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只能庆幸她那两个女儿高瞻远瞩,与孟清泠成了朋友,而不是敌人,不然他们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