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世家妾全文阅读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王氏看着文母热情却极有攻击性的气势,明白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不多留,直接告辞离开了。

王氏一走,文有晴就出来了,文母冷笑道:“你看她那刁钻样子,要不是有崔家还有些名号,她儿子算个什么东西,从这阴阳怪气起来。”

文有晴知道文母脾气,道:“母亲,崔家不义,还想让我们担上攀龙附凤的名声,这事不能就这么轻飘飘地揭过。”

骂归骂,所说如今已有那么几个寒门学子,但官宦家在世家面前实在不够看。文母蹙眉,又恢复了菩萨做派,道:“胳膊拧不过大腿,非要挣这口气,小心引火烧身。”

文有晴端庄一笑,道:“这事简单,我与母亲知道就好,就不必告诉父亲了。”

那年冬雪

那日之后,文有晴“病”得越来越重,春日未到,就到尼姑庵去清修养病了。

这本不算什么,还不如一颗石子扔到了尘土飞扬的路面上。只是皇帝都请不来的笃尘大师却不知为何专门上山,看了看文有晴的面相,说了句:“可怜啊,良善有德之人,遇人不淑,不得善终啊。”

宛如冬日惊雷,炸出了整个京城的人,连宫中礼佛的太后都惊动了,非要让皇帝封个县主给文有晴。

可皇帝不敢明着和崔家对着干,但恶心一把还是要的,便送了许多金银财宝安抚,又给文父升了官。

果然,这样一来,那些传过流言的人家怕文有晴真的死了,自己真担上什么事,都开始把责任往崔家身上堆。

什么背信弃义,什么言而无信,专门找人编排那些子虚乌有的注释。

一个官宦女自然做不了什么,但舆论总会朝着向“弱者”助力,这道理自古不变。

那笃尘大师是文有晴找人假扮的,文有晴就是要恶心崔家一把,不守信用的人家,也绝不会是什么好人家,让她嫁她还不愿意嫁呢。

果然,文有晴病重的消息让崔家没有那么好过,王氏紧紧绞着帕子,想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崔君集在一旁规矩地翻着从崔父那里誊下来的新令,实在不想管这样杂七杂八的琐事,但他还是好脾气道:“母亲何须为这点小事烦恼,她既病重,我们厚礼去拜谒,正大光明退了婚就行。”

“那你的名声……”王氏沉声道。

“不说那些远的,往近里说,三叔的发妻如今是宫中的德妃娘娘,如今谁的名声不好?帝妃鹣鲽情深,三叔成全一段佳话,母亲说是不是?”

名声不过都是粉饰权利的借口而已,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就因为手中握着权势,没听说哪个世家大族是举孝廉发家的。

十七岁的崔君集深谙此理,等人死了,或者等不到人死,大家都会决断出到底是结交崔家重要,还是一女子的名声重要。

“再说,说是遇人不淑,等她嫁了人,再不如意,才是真的遇人不淑。”崔君集似不经意道。

崔君集与王氏并没有寻常母子的舐犊情深,知道母亲会为了他、为了这个崔家脸面做些什么的。

现下他更在意的是怎么离开这里,母亲这里永远都是竹签香,和那些老学究一个品味。一进来就像是进了书房,只是这里的香是最贵的,里面夹杂了隐隐甜腻的香料,像是拿着书卷的花魁。

不伦不类。

王氏见确实没什么好办法了,道:“那我就再去一趟……”

“不劳烦母亲,孩儿去更好。”崔君集打断母亲的话,“只需要母亲给我备点厚礼就行。”

等崔君集带着厚礼到了文府,看热闹的人见还梳着少儿发式的崔君集,心中顿时少了几分看热闹的心思,搁在自己身上,确实不够年纪成亲。

崔君集礼数周全,绝口不提文字祸的事情。文家父母也没为难他,也确实不敢为难,只要他们不撕破脸,就算靠着崔家这点愧疚,也能捞点好处。

甚至双方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饭。

临走时,崔君集回身再拜,他想到文有晴那一副端方稳重的模样,不由觉得可惜。可惜这样聪明的一个女人,不能为他所用。

于是由衷道:“愿文小姐此后事事顺意。”

也算是没落了面子,文家父母应下,也说了几句奉承话。

听闻此事,远在庵里的文有晴重重松了口气,只是她终是低估了人的见风使舵。

回京那天,远远就在路上看见了母亲身旁的嬷嬷。

四时兴奋道:“小姐,是朱嬷嬷。肯定是老爷夫人让人来接您的。”

牛车压着冬雪停下来了,还没等文有晴开口,朱嬷嬷就把许多贵重东西拿出来,让文有晴收好,道:“小姐还是避一避吧,避一避什么事都会过去了。”

风里的雪粒子扑在文有晴鬓边,刮得她生疼,良久她才不可置信道:“什么?”

“老爷最近被崔家提拔了个四品的大官,老爷的意思是您……

还是在外避避的好。"

往年叫她在宾客面前作诗作画,如今嫌她丢人,嫌她晦气!

四时刚想为小姐争辩几句,转头时突然看见小姐眼中灰青的冰,吓得四时闭上了嘴。

经月未濯的庵里沉香味,结成粘腻的网,勒进了她的血肉。

只是一瞬,那灰青的冰化成了水,文有晴翻了翻那些东西,确实金贵,“打道回去吧。”

一回去,鎏金博山炉被换成粗陶碗,盛着半块祭神剩下的冷饭。

更鼓响过三遍,文有晴辗转难眠,出门特意租了辆无幔的辎车。

第二天天没亮,滴米未食的文有晴坐在车内,好让京中百姓看清她被迫退婚的凄惨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