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跳给谁看,又唱给谁听呢,没人知道,她从来不看身后的黑影,也不跟黑影说话,就是书包啊水壶啊丁零当啷全挂他身上,她一个人像领导视察工作一样背着手走在前头,笑得嘴快咧到耳后根,也不知道在笑些啥。
周月店里的生意好起来完全是一个巧合,是那天一个年轻女孩儿和旅行团走散了,又懒得和导游联系,就自己一个人误打误撞走来周月的店里,发现了新天地,那时候周月还只做丝巾,每一次扎的形状不同,染出来的图案也不同,但颜色都是蓝:靛蓝,湖蓝,景泰蓝,孔雀蓝……在深圳的大热天穿过古城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这幽柔静谧的小店里,迎面而来就是一阵清凉的慰藉,以及一种令人心神安稳的“归一”感。
人总是对神秘心怀向往,这店太僻静,何况老板娘是一位如此清冷的美人,不施粉黛,总穿一袭香云纱的吊带裙子,一个人在店里扎布条,描扇面,一头乌发松松绾起,一阵穿堂风吹过,如绢青丝随风飘扬,一身雪肤皎洁如月,听说就是叫月。
光是站那儿看,什么都不买,闻着从店里弥漫出的若有若无的幽香,都会让人想起《扬州慢》里那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那个小女孩儿买了一条星月图案的丝巾,老板娘亲手给她系上,迷得她路都走不动了,从这门出去就成了小喇叭,沿着深圳河一路洋洋洒洒回了上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从那以后店里游客络绎不绝。
周月迷茫地望着在店里逛来逛去一脸新奇的游客们,捧着她做的那些东西,拿起来看,比对着瞧,喜气洋洋穿戴在身上,跟捧着什么好玩意儿似的。
她忙,忙得满心雀跃,别的店家都恨不得你进来一个字也别说就给钱,就她,腰上永远别一个针线包,一条扎染吊带连衣裙,她来来回回给人家试,蹲在地上给人家拎着裙摆,“太长了吧。”一会儿又站在人家身后轻轻拎着裙腰往上,在全身镜里比,“带一点褶皱更好看喔……”一边说一边就叼着针线,几针下去,一条烂大街的波西米亚风连衣裙就成了设计款,但她从不会拿着“设计款”的噱头漫天要价,她的东西总比别的手工艺品店便宜一些,理由很简单,她这地段不灵,租金方方面面比不上别家,那价格自然也不能和人家比。
进货(主要是布和染料)的时候一定是江淮派人过来,每次来的人不一样,他身边的人横行霸道惯了,每次从前门进来都是车头朝前一脚急刹,吓得来得早的客人躲闪不及,她实在忍不住说了一次,好一点,但男人总归是不懂得轻手轻脚,放点东西叮叮咣咣,再多的她也不想说,就让人再早一点来,别吓着店里的客人,这点程度的请求江淮答应的是很痛快的。
但一个礼拜中会有一天,有时候要一个多礼拜,甚至两个礼拜,前门没有人,她忙过那一阵,店里没人了,平时会有一只小三花猫趁安静的时候从后门迈着慵懒的猫步进来,吃得油光水滑,毛绒绒的大尾巴翘得高高的,轻盈跃上玻璃柜台,在镜子里欣赏一会儿自己的美貌,再咚一声砸在地上,像实心铅球一样滚到周月腿边蹭啊蹭,周月要是坐在高脚凳上,她就跳到她腿上,转一圈儿后卧下,长长叹一口气,惬意地小憩片刻。
但在这样的日子里,小猫是不来找她睡觉的,她挂了“午休”的牌子,穿过店内,往后门走,迎面而来的穿堂风里有若隐若现的娇柔的喵喵叫。
她走到后门,倚着木门框笑,一头青丝在阳光里波光粼粼,几绺垂落,和她嘴角的笑纹一起随风飞扬。
“马屁精。”她笑,歪着头宠溺地看窝在男人怀里撒娇的小猫,“见着你就不认得我了。”
他极其高大,煤气罐一样肥硕的长毛猫在他怀里不光能撒开了转圈,还能像人一样立起来,两只前爪搭在他胸膛,拿毛绒绒的小脑袋蹭他喉结、下巴,蹭他一身毛,黑裤子跟毛毡子似的。
他傻子似的哼哼笑,老实巴交地“嗯”一声,匆匆抬头瞥她一眼,低下头时抿嘴笑,“她想我了。”
“哼,想你?”她背着手趿拉着竹编拖鞋,慢悠悠踱到那一片竹林边,
那里有一条长椅,男人就坐在椅子上,坐在婆娑的树影里,她状若无意地坐在他身边,看远处的山和白云,“她是想罐罐了。”
“嗯。”他笑得更开,低头慢慢捋顺小猫背上的毛,也不说话,就等,等她十分傲慢不屑地瞥他一眼,挪过去和他一起抚摸小猫咪蓬松的绒毛,靠着他的胳膊,过一会儿忍不住挽起来,下巴垫着他肩膀,媚眼如丝看他滚动的喉结,睫毛轻扫他下颌,呢喃:“可是我想你了。”手覆上他的手背,一点点褪下他的黑手套,指尖爱抚他暴露在外的筋络,揉软他紧绷的手,和她十指相扣,“你不想我吗?”笑着看他别过脸去,胸膛剧烈起伏,没一会儿转过来叼住她的嘴唇,火急火燎的像个没碰过女人的毛头小子……
盼星星盼月亮的日子里,这样的时刻尤为珍贵,墙角堆了布和染料,码得整整齐齐,搬进来时也无声无息,牛皮纸包装被太阳晒得卷了边,在一声压抑不住的娇喘里轻轻啪一声,爆开了。
太阳往西一寸,白墙上一片橘色的阳光里交叠的身影紧密相连,痴缠不休,女人扬起纤长的脖颈,绾起的发丝散落,和颤动的竹叶残影一起在墙上摇曳晃动,怀里男人抬头仰望她,像在仰望遥不可及的月亮,等她俯身捧起他的脸,亲吻他干裂的嘴,舔舐抚平他丑陋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