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荒城之月二声部 > 第223章(第1页)

第223章(第1页)

庭院布局依旧。但就如琼花所说,到处都簇新簇新的,连廊下的柱子都刷上了朱红色的油漆。萧镶月惊奇地发现,庭院里那株歪脖子老槐树不见了,在原位置种上了一棵笔直的松树。

现任安阳市长姓刘。刘市长鞍前马后,殷勤地道:“我们在修缮将军府的时候,发现那棵槐树长歪了,与这气派的府邸不甚匹配,就砍了重新移栽了这棵松树”一旁的骆孤兰叹口气,小声道:“那棵老槐树是当年爹爹亲手植下的”

从骆府出来,众人前往骆其峰夫妇的墓园。远远就瞧见坟前立着一块汉白玉碑,比原来的大理石墓碑足足高了一倍有余。更奇的是,当年骆孤云手书的“儿骆孤云,婿萧镶月”碑文,竟然变成了“孝男骆孤云,女骆孤兰”。

一旁的刘市长赶紧解释:“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兴起破四旧的运动。咱们安阳城周围大凡石碑、石佛、庙宇都被砸了,连法门寺的佛像都毁掉了。原碑上雕龙画凤,也属四旧之一,被一队红卫兵冲进来砸了。本来还要砸墓,被附近村民联手阻拦,又报告了政府。政府紧急制止,说骆将军是爱国抗日将领,是我党的亲密朋友,与那老蒋不一样!将墓园保护了起来只是那断掉的墓碑不知去向。后来便由政

府主持,花重金寻了这块品相上乘的汉白玉石,择吉日重新立了碑。据考,骆其峰司令只有一儿骆孤云,就是将军您一女骆孤兰,便将儿女的名字刻上了碑文”

骆孤云当场就变了脸色。萧镶月悄悄附在他耳边道:“哥哥说过,回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千万不要激动”

安阳城已大变样。骆府旁原卫兵营的位置建起安阳宾馆,是政府用于接待贵宾的高档场所。中日建交的时候,前日本首相田中到访安阳便下榻于此。骆孤云一行也住在这里。

回来之前,政府曾与骆孤云的秘书接触,打算将安阳骆府,上海和南京公馆都归还给骆家。骆孤云却拒绝了,回复说就将宅子捐献给国家,只是不要封闭起来,最好用于其他公益用途或供市民参观游览他是觉着月儿念旧,说不定会想要再去那宅子住上几晚。听秦岭说长久不住人的老宅有很多看不见的霉菌和陈灰,极易引起过敏,可不能冒这个险。

当晚,安阳政府设宴,隆重欢迎骆将军返乡。骆孤云与邓公亲切交流的相关新闻报道、照片,已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各大官媒也大肆宣传报道。官员惯会把握风向,都巴不得能和他蹭上点关系。中央、省级、市级政府的官员,加上各界人士代表,偌大的宴会厅挤满了人。骆孤云上台简单致辞完毕,让易寒、孙煦与秘书等人与一众官员应酬。自己与萧镶月同几个老乡绅坐在一起,了解老百姓真实的生活状况。

二虎领着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半老头子进到厅内,笑道:“这几个老小子!我叫他们在庐陵等着,竟等不得!连夜跑来了安阳”

进来的是程晋、陈少峰还有当年护庄队的几个弟兄。

“阿晋,阿峰!”萧镶月惊喜地大叫,迎上去要拥抱他们。

几人有些局促。程晋搓着手道:“月儿镶月先生如今是举世仰慕的伟大人物。咱们这些泥腿子不配和您做朋友”

萧镶月嗔道:“你们何时和月儿这样生分了?”

大家见他还是像小时候那样随和,才放开些。

程晋盯着他们端详:“镶月还是那样好看!少爷将军也不见老!”

六十多岁的萧镶月脸上有了皱纹,头花也有些许花白。但身上独有的风韵气度,却随着岁月的沉淀愈加浓厚。与骆孤云长期自律和保养得当的身体,更是与同龄人拉开了差距。

当年程晋与几个弟兄在牢里关了两年,易寒就疏通关系将他们救了出来。因各自家中都有年迈父母需要照料,便留在了庐陵县务农。

阿峰道:“将军离开之前,安排我看管桫椤谷月儿爹娘和另外几座陵墓。阿峰每年都是祭扫着的。只是今年桫椤谷开始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到处都在大兴土木,那墓离谷口不远,喧嚣嘈杂。李师伯的墓也因城市扩建,局促得很。若有适合之地,阿峰觉着还是迁址为好。”

骆孤云颔首:“我们此次还乡,也正是要办这件事。”

“孙大哥在桫椤谷长大,他的遗愿是葬回故土。镶月觉得还是不要迁出桫椤谷为好。”萧镶月连忙道。

二虎出主意:“桫椤谷群山连绵,方圆上百公里,咱们可另择佳地修建陵园。只是可能得派人去实地勘察,寻一合适之处”

“我倒知道桫椤谷后山有一景色优美又幽静的风水宝地。”骆孤云非常笃定。

萧镶月奇道:“哥哥如何得知?”

骆孤云道:“月儿还记得那年我们在沙桥镇初遇孙大哥,为爹娘修坟墓时,走的那条采药人小径吗?那半山腰有一处缓坡,风景绝美,可远眺青衣江咱们就把那块地买下来,把爹娘、孙太医夫妇、孙大哥、师伯移葬到一处,让他们比邻而居,彼此照应。可好?”

萧镶月回忆道:“月儿那时只顾着攀爬,倒是没留意周边风景这么多年了,那块地哥哥还能找到吗?”

在安阳逗留数日,一行人经锦城前往桫椤谷。

桫椤谷原瓦舍的位置建起高大的钢筋水泥门头,林间小路修成石阶,多了些亭台楼阁。正在建索道,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因修建桩柱裸露出部分岩石。悬在空中的索道与这静谧的山林也有些格格不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