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史上第二个穿越者 > 风调雨顺期(第1页)

风调雨顺期(第1页)

风调雨顺期

孟辉到家先检查房子,这是盖上混凝土房子後第一次下大雨,还好,他俩的技术过关,只有门窗渗进来些水。

他把草帘子取下来晒干,说:“没事,木匠说明天来送门窗,以後不会再进水。”

“嗯。”三禾用旧布吸水,水泥地面就是好,一擦就干净。

後院草帘子也得掀开,他家池塘终于蓄满水,都冒漾了,孟辉打开院墙下的排水口,积水流进排水沟,再汇入小河。

孟辉去厕所後面取两筐肥,三禾负责拔红薯秧苗,提着篮子说:“有一百六十棵。”

“这麽多,走,去栽秧。”

东山上全是人,孟辉挑着肥往山上走,不时被拉住问几句:“辉小子,你看叔这样栽行不?”

“对,斜着栽,没问题。”

红云家一小块地快栽好了,提着锄头跟上,说:“大哥,我帮你们栽。”

“行。”

张家的地挨着他家,百来棵苗,一家人齐上阵,栽好自家的回头帮孟辉,七爷爷坐在地头,笑得露出只剩几颗牙的牙花子。

“这秧苗真喜人啊,雨也下下来了,丰收在望啊。”

张二叔蹲下背他爹下山,说:“对,到时咱尝尝这番薯到底啥味道。”

“几个月就能吃上,据说是甜的,还很软烂,七爷爷肯定喜欢。”

“哈哈,那我等着吃了。”

孟辉两人回家担肥去稻田地,占城稻生长周期短,他们这属于长得慢的,才开始拔节,这次终于喝饱水,赶紧把肥撒上。

村长和张家人也在,他们三家都养着鸡,家里肥能跟上,村长指着吴家双胞胎说:“孟辉,把肥交给吴发吴天,你俩别下地了。”

吴家兄弟憨笑着接过筐子,孟辉有点懵,无法无天,咋起的名字。

孟辉蹲下摸着发黄的小苗,说:“这场雨来得及时,明天稻子能长高一截。”

“是,几天就能长起来,希望老天爷再给一个月的好天。”

他们真的迎来短暂的风调雨顺期,隔几天下场不大不小的雨,然後给两三天晴天,庄稼得以度过关键生长阶段。

红薯苗赶上好时候,移栽後很快定植,生长迅速,再过几天就能掐秧繁殖,母株上第二茬小苗也已种下,东山梯田种满,下一茬苗准备种後山旱田。

院子里的菜也迎来盛産期,他们主动降价一文出售,孟辉家的甜瓜被钱家买断,十五文一个,钱家只嫌送来的太少。

後山二茬豆长势良好,孟辉和红云家种得早,植株异常旺盛,分支多叶片大,比东山的豆好太多。

这天东山的豆喜迎“丰收”,孟辉家半亩地收上来二三十斤,还有好多瘪豆子,只能煮粥吃。

张平都要乐疯了,孟辉给自己找补:“我家一直吃青豆呢,不亏,你家咋样?”

“还行,两亩地收上来两百来斤,比去年强多了,李家收的多,有三百斤。”

孟辉点头:“他家豆子一直长得好,三百斤,还遭过一次雹灾,有这个收成不容易。”

“是呀,我家有这茬豆,今年不会再饿肚子,李叔说明天开始磨豆腐,咱们村真要好起来了。”

是好起来了,孟辉家都吃上酱油和醋了,比盐还贵。

第二日孟辉让三禾去李家买豆腐,小孩回来时不大高兴:“八文钱一块,好贵。”

孟辉一合计,说:“其实不贵,这块豆腐有一斤重,一斤豆能出三斤豆腐,就是二十四文,镇上现在豆子三十文一升,大概二十文一斤,他们只赚四文钱辛苦钱。”

王三禾算半天,点点头说:“还真是。”

“所以说磨豆腐辛苦,咱可干不来,好了,去给红云送一块吧。”

“嗯。”王三禾往孟家走,远远看见张二婶子挽着陈氏去後山,张家还没放弃呢。

三禾觉得应该提醒一下,对红云说:“张家,打听过你。”

孟红云眼睛瞪大,想明白他的意思,说:“我知道了,谢谢嫂麽。”

张二婶子隔三岔五找陈氏说话,邻居们纳闷,这两人怎麽回事,去年还在孟辉家门口打架呢,这就好起来了?

後来村长媳妇也来找陈氏,大家转过弯来,原来打的孟辉妹子的主意,又有几家加入战局。

陈氏也回过味来,她心里高兴,有老大撑着,她女儿能挑个好婆家。

“娘,你以後别跟张二婶子走太近。”

“为什麽?是你大哥,他给你定了人家?”

孟红云低着头小声说:“大哥,中意木匠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