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正点了点头,“你放心就是了,子龙子杰是林家的子孙,我们不会亏待了他们,闹成今天这样谁心里也不乐意,要不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好好的一家子也不必拆散。”
杜老爹一个劲儿的叹气,“怪我,怪我啊,没好好调教闺女。”
他都已经这么说了,林家也没有算了的意思,看样子这事儿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现在双方长辈在场,还需要让村里做主的人,以及左邻右舍的人知晓。
顾开明已经那么大的年纪,实在不便把他请出来,村里谁家有什么大事需要他做主的,都是主动到顾家去找人。
现在也不能怕麻烦什么的了,林德正林长贵和杜家的人一起去,请顾开明写了休书,让林长贵在上面按了手印表示知晓。
拿到了又回到林家,杜氏还坐在地上哭,看着那样子也挺让人心酸的,不过也真是她自己活该了。
林德正站在院子中间读了休书,“林长贵,成督府简州置阳县万和镇同心村人,年二十五聘杜氏为妻。岂料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言失,和于七出之条,念及夫妻之情,不忍明言。今退还本家,任凭改嫁,并无异言,休书是实。顾开明立书,永元十六年八月初三手掌为记。”
这短短的一句话也就是休书了,有了这个东西,杜氏就不再是林家的人。
思其还是头一回亲眼看到这种场景,自己这一回神奇之旅可太丰富了。
还是那句话,古代的女人地位低下,男子休妻甚至都不用去官府,只要女方的确是符合七出之条,那这一纸休书就具有法律效应。
男方写下休书,女方就被休出了门,让娘家人带回去,以后还可以再嫁。
最可悲的是,这休书要一直保存好,如果女方日后还要再嫁,这个东西还要拿出来看的,要不然人家只当你来历不明。
休书已经写了,杜氏现在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留在林家的了,她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又是骂林长贵无情,又是骂林家黑心肝,反正能让她心情好一点的话都说遍了。
思其看着杜氏,是觉得有点难受的,这倒不是心疼杜氏,而是觉得杜氏现在的样子非常可悲。
一个女人到了这种境地,不仅没有人同情她,反而人人都在责骂,就连娘家人也觉得她丢人。
杜氏的以后如何还真是说不清楚,多半就是再嫁。
她也才三十岁出头,还是很年轻的,身形胖了点,但是也不算丑,只要条件合适,杜氏这样的还是很容易嫁。
子龙和子杰也是嚎啕大哭,从今天起,他们就难得见到自己的亲娘了,也许一面也见不到。
这时候可不是前世,夫妻离婚还要判孩子跟谁,封建社会,孩子当然是夫家的,女人没有把孩子带走的道理。
更何况杜氏也不一定想带着他们,对她来说子龙子杰更像是拖累。
陈家会如何
杜氏就这么被休了,当初成亲时她带来的嫁妆都可以带走,嫁妆是属于女人的,婆家也没权利动。
不过杜氏也不富贵,当初给杜氏的嫁妆就几条被子,还有一套桌椅板凳,两口箱子和几个桶和盆。
这些东西这些年一直都在用,已经旧了,不过这是属于她的东西,要拿走也没人拦着。
杜老大赶了自家的牛车来的,杜氏收拾好东西,一样一样的拿出去装车。
她跪在院子里跟林德正和吴氏磕头,这么多年了,到底还是有情分在,林德正夫妻心里也是不好受的。
杜氏哭着说,“爹娘,以后儿媳就不再是林家人了,这些年来多谢爹娘包容。”
吴氏说道,“以后你也好好的,自个儿的日子自个儿掂量着过,可别再折腾了。”
子杰哭得嗓子都哑了,抱着杜氏的腿不撒手,“娘不要走,不要走,我要娘,我要娘…”
林长贵怒喝道,“子龙,把你弟弟拉着。”
子龙点了点头,哭着去拉子杰,兄弟俩看着是真让人心酸。
杜氏就是再可恨也是他们的亲娘,哪里就舍得孩子啊,抱着又痛哭了一场。
最后还是要走的,林长贵把子杰死死抱着,不让他闹腾,杜老爹这才拉着杜氏离开了林家。
一个女人被夫家休了,这是非常丢脸的事,杜氏坐在牛车上一直低着头,知道村民们都在指指点点的。
要是早知道这样,她肯定不会做那件事,可是千金难买早知道啊,一切都晚了。
杜家人走了之后,围在林家外面看热闹的村民也都散去了,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好去说什么,怎么说这也是不好的事,这时候凑上去说话,人家会觉得是在幸灾乐祸。
这会儿都已经是未时许了,林家一家子还饿着肚子,这事儿已经解决了,人也得吃饭。
吴氏有气无力的说,“老大媳妇儿,老三媳妇儿,你们带着几个丫头去做饭,都这会儿了,大家肚子也饿了,不必做那么麻烦,怎么简便怎么来。”
刘氏和宣氏点了点头,一起往灶屋里去了,婉容梦珠思瑶跟着去帮忙,梦珊这会儿还后怕呢,看着呆呆的。
思其到屋里去劝梦珊,“大姐,事情都已经了了,你放心吧,不会把你送去给不明不白的人家做媳妇的。”
梦珊呆呆的点了点头,然后哭了起来,“我是真害怕,这心里慌得不行,就怕最后这件事没法解决,那可怎么办啊?”
思其也理解她,这时候女子的婚事自己又做不了主,家里人让嫁给谁就得嫁,要是林家软弱一些,收了人家的定礼,对方上门来闹,那就只能把她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