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方县官,赵行知见过不少争夺家产闹上公堂的事,却没想到,竟然还有这种宗族霸占人家遗孤家产的!
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你是说,你爹去世了?你们姐弟两个被赶出去了?”赵行知确认了一遍。他看这姑娘风风火火的,可不是好欺负的啊,竟然这么惨?
顾小七点点头,“不止,现在还有人说,我们姐弟两个没上户籍,所以要把我们赶出村,所以我就来问问。”
听听,小姑娘多么弱小可怜又无助啊!
可赵行知那表情,颇有些一言难尽,“你爹他,就没给你留下什么话?”当年那个叫顾淮的,来找他办户籍,办房屋地契,都是直接跳过了当地的里正的。
所以有些事,可能村里不知道。但他们干的这些事在他看来,属实有些可笑啊!
顾小七自原主记忆里搜寻了一遍,阿爹似乎身体一直不大好,去世也是挺突然,好像……
就是收了一封信,看完就是一口血吐出来,当场就倒下了,第二天就没了。
顾小七这么一想,眼睛就红了,原主跟养父感情挺好的,顾小七没有体会过父女亲情,此时感受到原主当时的哀痛,也觉得很难受。
可赵行知起身去衙门封存档案的屋子里拿了个盒子出来,递给顾小七一看,小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
“这是什么?”恕她眼拙了,这戳着好些红印的纸,有什么用?”
看出顾小七的疑惑,赵行知解释:“这是官府留存的房屋地契备案。”
顾小七眨了眨眼,还是不太理解
赵行知便将这里头的门道解释与她听:“其实大多百姓的房契地契都是白契,是不经官府见证的,称为白契。”
“还有一种,称作红契,经官府备案。两者的区别在于,这白契若丢了,谁捡了算谁的。红契则不然。”
说着他指着顾小七手里那张平平无奇的纸张道,“你爹当时立的是红契,为此多花了不少钱,这便是你家那房屋地契的备案。”
说起当时,赵行知还感慨一句,“其实当时我还觉得你爹多此一举,立红契是要多花好些银子的,不成想,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场。”
而且,他提示顾小七,“你瞧瞧,那写的,是谁的名字。”
顾小七仔细看了看,不免又要问了:“顾琢玉是哪个?”
赵行知:“……”
“小七姑娘,你自己的名字不记得了,弟弟的名字也不记得?
这小姑娘,真离谱。
听赵行知这么一说,顾小七明白了,哦,是她小八弟弟!
真是的,顾小八多好听,叫什么顾琢玉,拗口还难写,等娃儿开始学写名字,不得哭啊。
不过现在,她明白了,天上,掉馅儿饼了!
那全村最好的大房子,在她弟弟名下啊!那她还要努力盖什么房子,直接把大房子要回来就行了啊。
顾小七看着那张纸,陷入了沉思。
赵行知又说了,“你们家的户籍是处理过的,这才是你们的户籍文书。”说着又递给顾小七一张纸,顾小七研究了下,没看明白,赵行知从哪儿掏出来的。
袖子?刚才好像是那么个动作。这古人的袖子真能装,难怪有乾坤袖的说法!
关键这户籍文书,她有些瞧不懂,户主是顾琢玉,顾娉婷,也就是现在的她顾小七,是姐姐。
而他们养父呢?
是管家!
管家?
“这怎么回事?”顾小七有些不懂了,她就只能问赵行知。赵行知也是莫名,“什么怎么回事?当时你养父办户籍的时候,你也在场,你不明白的话,当时怎么没问?”
赵行知表示自己也很好奇。不过他知道,有些事,不该他一个小县令操心的,所以当时只管办事。
当初顾淮做这些事的时候,并没有避着顾小七姐弟两个,所以他此时也是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既然顾淮去世了,这些东西自然还是应该给小姑娘自己保管的。
他只是奇怪顾小七的反应,这才三年呢,就忘光了?这姑娘,多少有点迷糊了吧。
“那房契你打算怎么搞,我明日去你们村里走一趟吧,替你把房子要回来?”赵行知觉得这是最稳妥了办法了,至少不会因为顾小七同人吵架动手的时候闹得太大,把人打伤甚至打残,平白给他添个“政绩”。
只是顾小七摇摇头,“不用,欲令其灭亡,必先使其封狂,就让他们再疯狂一阵子好了。”
这么能装呢!
顾小七不是个笨的,只要想想族长对自己的态度,她大致就猜到了,那房子,他们没拿到房契呢。
否则就以那群人的丧心病狂,不得早就把他们姐弟两个赶出村了!顾家族长那个坏老头儿,还能明明恨不得吃了她,却还要对她和颜悦色的?
再有赵行知说的什么红契白契,既然百姓大多是白契,他们打的主意八成从他们姐弟手里弄到房契再搞死他们!
顾小七内心一阵呵呵呵,这下不知道谁搞死谁喽。
她不单要帮原主把房子抢回来,还得让顾家宗族那帮子人付出代价。
不过,她这都已经穿成原主了,怎么就没能继承她全部的记忆呢!
很多事情仿佛蒙着一层雾气,这感觉很不好啊!比如她现在,也不知道房契在哪儿呢!
光有这官府的备案登记,能有用吗?
赵行知瞧出来顾小七的疑问,当即安慰道:“放心吧,你什么时候打算要回房子,我去同你走一趟,有本官做见证,他们不敢不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