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的 > 第20章 家书到了苏城(第1页)

第20章 家书到了苏城(第1页)

接下来的日子,清妍依然在场院忙活,至于她为什么刚来就分到相对轻松的活计,知青点的其他人虽然疑惑,但是也没刨根问底。

毕竟,活是轻松了,工分也少啊。

郝丽丽和吴小美一个来自京市的普通工人家庭,一个来自沪市的工人家庭,家里兄弟姐妹都不少,能给她们的照顾真的不多。

所以,清妍的这份活计,在知青点没有引起太大的浪花。

至于余庆林,交易完成以后,她们就没有什么交集了。

偶尔碰到了,简单招呼一声,没有多余的话。

最开始割的麦子已经干了,一部分人开始压场(麦子铺在场院上,厚厚的一层。再用车碾压,让麦粒脱落下来。)。

这活清妍不会干,她还是负责驱赶小鸟,脱好的麦粒更招小鸟了,还需要时不时的用脚趟出沟隙,便于加快干燥。

总之,整个麦收,有干不完的活。

除了干活,也有一些乐趣。

村里的老人会用麦秆编很多东西,蝈蝈笼子,小篮子,小箱子,小盘子……

孩子们拎着蝈蝈笼子,把抓到的蝈蝈放进去,再扔几片黄豆叶子,窝瓜花进去,蝈蝈会被养起来了。

挂在家里的屋檐下,听着蝈蝈的叫声,也有一番野趣。

清妍还收到一个小篮子和一个小箱子,都是一起看场院的大娘送的。

这几天相处下来,清妍和郭大娘还有王大娘也熟悉了。

余三嫂还是安静的性子,偶尔,对着清妍笑笑,或者比划一下。

大多时候,清妍能看懂她比划的是什么意思,但也有看不懂的时候。

毕竟,余三嫂没有学过专业的手语,都是在生活中自己悟出来的。

整个麦收,就下了一场雨,麦子没有受影响,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些麦子,交完公粮以后,每家每户还能分一些,过年包饺子的白面就有了。

清妍了解到,二道沟大队没种水稻,种的都是旱田。

苞米,黄豆,小麦和少量的谷子。

苞米是日常的主食,毕竟,产量大,能填饱肚子。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麦收终于结束了。

大队长话了,放假两天,都歇歇。

知青点,清妍和钱小红正在做饭。

“红姐,咱们明天去公社啊,我想买点东西。”

“清妍,我没有什么需要买的,你问问郝知青和吴知青去不去?”

钱小红兜里没有多少钱,棉衣棉裤还没有做呢。

来的时候,她妈给做的棉衣棉裤只放了薄薄的一层棉花。

要不是她威胁要闹到知青办,闹到她爸的单位,她妈都不会让她带有知青补贴。

“算了,我自己去吧。

明天不上工,去公社的人指定多。”

清妍和郝丽丽,吴小美不熟悉,也不想深交,达不到约着逛街的关系。

“那你自己小心点,别去偏僻的地方,买完东西就回来。”

“知道了,红姐。”

清妍也没什么想买的,她就是馋了,想去改善一下伙食。

她想吃肉了,肚子没有油水,排便都不那么顺畅了。

清妍在心里计划明天到公社以后吃点什么,还不知道,苏城那边,已经接到她的家书了。

“奶奶,奶奶,妍妍的信到了。”

陈二哥算着时间呢,这几天一下班就去邮局问问,有没有他家妍妍的信。

“什么?妍妍来信了?快念念,念念,妍妍说了什么?”

“二哥,你把信给我,我来念。”

陈清清看着她二哥半天都没打开信封,把信拿了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