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心里有事,余庆林早早就醒了。从枕头底下掏出手表,拉开闭火,昏黄的灯光下,表盘上的指针显示此刻是三点半。
反正也醒了,余庆林索性穿衣服起来了。
“庆林,你咋这么早就起来了,天还没亮呢。”
“奶,我有点激动,醒了就睡不着了,我去煮猪食。”
看着快三十岁的老孙子还有这么小孩气的一面,余奶奶笑了,开灯去做饭。
奶奶不知道的一句话,“男人至死是少年。”
猪羔子还小,煮一锅食够吃两顿的了。余庆林先引火烧水,书上说,猪羔子喝凉白开能避免很多疾病。
这种说法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他从清妍那得到的启示,凉白开应该比生水好。清妍一直让家里人喝开水,最好是温水。
现在,就连爷奶也习惯了,不喝生水了,哪怕是三伏天。
余庆林刚煮好猪食,奶奶就喊他吃饭了。
“赶紧吃,我做了面片汤,馏了糕,热乎的吃完,现在外面还挺凉。”
“有奶奶在真好!”
余庆林大口吃着面片汤,心里比身体还暖和。从小到大,他奶奶一直对他这么好,这份好是独一无二的。
也不知道今天菜能卖的咋样,回来给奶奶买桃酥吃。
吃完饭,天放亮了。
“奶,我走了。”
“慢点,不着急,不行就回来。”
“知道了。”
余庆林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抬腿跨上车子,往山边骑去。
到了山脚下,没有路了,把自行车藏在荆棘丛中,余庆林往自己的窝子去。
半个小时,到了地方,拿出刀开整。
余庆林今天的目标是荠荠菜,柳蒿芽,鸭嘴菜和婆婆丁。
这几样长得最好,容易噶。
余庆林带着背筐,一个大袋子还有一把磨的飞快的刀。
采山老手了,手是相当的快。
左手稍微抓着野菜的叶子,右手拿刀,贴着根部一噶,菜就下来了。左手顺势抖搂几下,把土和杂草抖搂掉,让野菜更干净。
边噶边收拾,一会,就采了满满一筐的荠荠菜,大概有三四十斤。
接下来就是柳蒿芽,一扎多高的柳蒿芽正是时候,嫩嫩的,散着独特的味道。
这一片高的采了半袋子,其他的稍微矮一些,让它们再长两天。
鸭嘴菜一片一片的,余庆林挑着长得高的噶,不耽误事。
等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余庆林抹了一把汗,站起来直直腰,袋子已经满了。
看了一眼手表,六点多了。
余庆林把袋子背上,他奶提前缝上的背带,很好用。拎着背筐,迅往山下走。
找到自行车,先喝点水,忙着干活,都没顾上喝水,嘴巴都干了。
咕咚咕咚喝了半壶水,感觉力气又回来了。
把袋子绑在车后座上,背筐背上,骑上自行车,往县城赶。
不到八点,余庆林就到了家门口。
“庆林,你吃早饭了吗?”
清妍看着满头大汗的余庆林,心疼的给他擦汗。
“吃过了,奶奶给做的面片汤。媳妇,我去大楼那边卖菜了,你先去上班,我卖完就回去上工了。”
“嗯,累了就歇一会,不要着急回去。”
清妍的声音略带哭音,心疼这个努力的男人。
“爸爸,要吃饱,喝水。”
“爸爸,抱抱。”
两个孩子虽然不太明白咋回事,但是他们能感觉到妈妈的情绪,知道爸爸应该很辛苦。
“跟着妈妈去托儿所吧,爸爸要去卖菜了。”
余庆林心里是很得劲的,有媳妇的心疼,有孩子的爱戴,他浑身充满干劲。
“爸爸拜拜,我们爱你呦!”
“爱你!”
清妍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两个孩子听的多了,也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