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余庆林起早煮完猪食,吃了奶奶做的饭,又出了。
今天继续采柳蒿芽和鸭嘴菜,荠荠菜没有大的了,有一片老山芹能采了,还有一片猴腿菜也能噶上手了。
最后要下山的时候,薅了一些山葱,能有个两三斤,可以做添头。
一路风驰电掣到了县里,清妍和孩子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爸爸,爸爸,我昨天得到小红花了。”
“这么棒啊!”
衡衡被被爸爸夸了,乐眯缝眼了。绾绾在旁边,也捂着嘴乐,好像她也被夸了似的。
“爸爸,鱼。”
“鱼?闺女,啥鱼?”
余庆林没明白他闺女啥意思。
“爸爸,我们要吃鱼,妈妈说等爸爸抓到鱼才能吃。”
衡衡给爸爸解释。
“不就是要吃鱼吗,爸爸回去就去抓。”
“爸爸真好!”
绾绾这小马屁把爸爸拍舒服了,余庆林举起闺女,惹得绾绾惊呼不已,又哈哈哈大笑。
“好了,赶紧放下来,你不累啊?”
清妍轻轻的拍了余庆林一下。
“不累,一点都不累,媳妇,我昨天卖了十一块七毛钱。”
后面的话,余庆林说的很小声。
“真的?余庆林同志厉害了!”
清妍比了一个大拇指。
“攒几天,我都给你拿过来。”
余庆林短暂的和媳妇孩子说会话,骑着自行车去昨天的地方了。
清妍牵着两个孩子,送他们去托儿所。
昨天听清妍说过她家男人在这附近卖野菜,县医院的很多同事都找过来了。
“还有荠荠菜吗?”
“今天没有了,得过几天才有。今天有老山芹和猴腿菜,柳蒿芽和鸭嘴菜也有。”
余庆林摊位前围了不少人。
“大兄弟,啥时候有刺老芽卖?”
“大姐,刺老芽还得三两天,现在还掰不上手呢,才冒芽。”
“刺老芽也是一毛钱一斤吗?”
问话的大姐害怕刺老芽贵,那东西不好采,量也少。
“嗯呐,都一毛钱一斤,我也好算账。”
余庆林欻空回了一句。
“这小伙子实在人,秤给高高的,菜也弄的干干净净,回家都不用咋收拾了。”
一个老大娘昨天买了一些鸭嘴菜和婆婆丁,今天又来买了一斤老山芹,晚上包包子。
“小余啊,你今天比昨天早啊?”
“张大娘,你来了。”
余庆林忙着yao秤,也没顾上张大娘。
走了两拨人以后,余庆林可以喘口气了。拿出刚才清妍给他的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半壶水。
“小余啊,你明天能给大娘寻摸一只鸡不?俺家你大爷明天过生日,想给他炖只鸡。”
“大爷好福气啊,有大娘惦记着。你要公鸡还是母鸡,多大的?”
余庆林脑子迅转一圈,村里家家都养鸡,这事不难。
“要公鸡,大一点的。”
家里人多,小了不够吃。
“大娘,四五斤重的大公鸡,得三块钱,行吗?”
“行,明天早上给我带来。”
张大娘又买了一些鸭嘴菜,余庆林塞给她一把山葱。
“来一斤老山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