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妍,你在家吗?”
“奶奶,我在,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活计干完了?”
陈清妍现在已经可以很自然的开口称呼比上辈子的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大姐为奶奶,入乡随俗了。
“干完了,验收合格以后,我们就都回来了。妍妍,下乡的事情办好了吗,去哪里,远不远?”
陈奶奶满脸焦急,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女儿,就留下这一点血脉,她舍不得,又没有其他办法。
陈家在这苏城没有什么亲戚,大成他爹是孤儿,她也没有娘家人。
到了大成这一辈,她孩子没少生,可是,活到成年的就大成和他妹妹。
晓兰娘家那边的亲戚来往的也不多,毕竟,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她娘死的早,后娘生的孩子和她也不亲近。
所以,算来算去,两边都没有能帮上忙的亲戚,妍妍下乡的事情,没有其他办法了。
“奶奶,定下来,去东北。”
“东北,那么远啊!那边是不是很冷啊,你能受得了吗?”
陈奶奶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奶奶,没事,我还没看过雪呢,正好,去看看。
而且,东北虽然冷,但冬天不能干活,也就不累了。
我打听过了,东北那边不缺吃的,饿不着。”
原主的奶奶对原主疼爱的紧,虽然面上不明显,但是,很多细节上,还是有区别的。
“好,奶奶知道了,我们妍妍长大了,都会安慰人了。
妍妍,你过来,奶奶给你准备了一些东西。”
老太太招呼孙女进屋,她昨天就准备好了,给妍妍带去下乡的东西。
“妍妍,这些布料,棉花,毛线,袜子,还有擦脸油你都带着。
你听奶奶说,农村不像城里,票据更紧张。你带着这些东西,可以走人情,也可以换粮食。
离家那么远,有什么事,都要你自己扛着了。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不要傻呵呵的,没心没肺的。
奶奶真的不放心,你还这么小,就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下地干农活,得吃多少苦啊!”
老太太叮嘱了半天,也哭了半天。
“奶奶,你放心,我以后一定多看,多想,少说话,也不会冲动。
我都十七了,早晚要学着照顾自己。
而且,我爸说了,每个月都会给我寄钱寄票,不会饿到我的。”
原主性子单纯,整天跟在二哥屁股后面跑,说话直来直去的,没心眼。
这样的性子,也难怪老太太不放心。
“妍妍,奶奶这有一百多块钱,你都拿着。出门在外,有钱傍身,心里踏实。
但是,要记住,财不露白,做人做事要低调。”
老太太又拿出一个花手绢包着的小口袋,里面零零散散,大大小小的一堆纸币。
“奶奶,你快收起来,我有钱,知青办了补贴,有二百呢。
我爸妈也会给我拿钱,你这些钱自己留着,以后想吃什么了,买着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