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三月份了,还下雪呢!”
“红姐,你快进来暖和暖和,这么冷的天,你也不戴个围巾。”
“我们出去的时候天还挺好的,谁知道这雪说下就下啊。”
红姐跺了跺脚上的泥巴,也是一脸无奈。
“我听说,这边四月份的时候,偶尔还下雪呢。
春天寒气重,你得注意点。看着太阳挺大,但是冰雪融化的时候,寒气是从地下往上散的。”
这些话,清妍听余奶奶说的。
老人,尤其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他们也许说不出什么科学道理,但是,生活的智慧还是很多的。
“我这不是想着,开春了,去山上看看,有没有野菜。
吃了一冬天的白菜,酸菜,萝卜,就想吃一口绿叶菜。”
清妍也想吃,两辈子加一次,第一次,一个冬天,没怎么吃新鲜的绿叶菜了。
“现在山上有野菜了吗?”
“阳面的山坡上有蒲公英了,就是婆婆丁。
可惜了,我们还没走到地方呢,就下雪了。”
两个南方来的姑娘,一起眼巴巴的看着屋外的飘雪,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绿叶菜啊!
转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红姐,咱们一会上山挖野菜。”
“你今天不去钟大夫那了吗?”
“不去了,今天休息一天。”
清妍整个冬天都没闲着,跟着钟大夫学习,看病,风雨无阻的。
当然了,这也不是白忙活的,大队给记工分的。
虽然不多,一天四个工分。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她一点不嫌弃。
整个冬天,好几个月,那也好几百个工分呢。
不过,她拿的这个工分,大队的社员没有任何意见。
整个冬天,二道沟大队千八百人,除了一个年纪很大的老者去世了,其他老人都平安度过了冬季。
她和钟大夫还接生了十几个新生儿,没有夭折的。
余婶子说,这是近十多年以来都没有过的。
她们这边冬季漫长,很多老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病痛,每年冬天,都会有老人挺不过去。
还有新生儿,难产的,一尸两命的,生下来夭折的,每年都有。
村南边的一个山坡上,埋了很多夭折的孩子。
如果没有钟大夫和清妍,余老三家的龙凤胎,也许也是小南坡的一员了。
所以,对于清妍在猫冬的农闲季节还能拿到工分,社员们一点意见也没有,谁也保证自己不生病呢。
“清妍,走吧。”
“走,挖点绿叶菜吃。”
清妍和红姐满怀希望的出了知青院,想着绿叶菜,就忍不住的要分泌唾液了。
两人刚走到山脚下,正想着往哪边走呢,就听见有人喊她们。
“红姐,清妍,你们也上山来了。”
“建国,你怎么在这?”
“我去找杨哥玩,正好碰上庆哥他们要上山,我就跟来了。”
一提起余庆林他们,贺建国就比较激动。他一冬天,跟着杨哥他们打了几次猎,混了好几顿肉吃呢。
“陈清妍,这季节没有草药吧,你上山干啥?”
“余庆林,你知道哪里有绿叶菜吗?我和红姐上来挖野菜,一冬天没看见绿叶菜了。”
清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对余庆林有着不同的态度,很自然的和他求助,有一种天然的信任。
“这季节,也就婆婆丁出来了。走吧,你们跟着我们走。”
“你们去干什么,抓野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