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妍惦记钟大夫的事情,新知青已经开始上工了,也不知道钟大夫看没看见徐蔚然。
清妍侧面打听了一下,徐蔚然现在和贺建国他俩住一铺炕。
但是,徐蔚然是个嘴严的,来了好几天了,除了自己叫什么,来自哪里,其他的信息一点没透露。
清妍也不敢过多的关注他,别帮了倒忙。
麦收开始了,清妍也不能一整天的都待在医疗点。
一些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或者肚子大不方便的孕妇在场院看麦子,其他的人,几乎都上工了。
清妍和钟大夫在大队部的厨房煮了解暑汤,去年她和钟大夫采的野菊花,炮制好的,有不少呢。
“清妍,水开了。”
“来了,来了。”
清妍把野菊花放在大的陶瓷盆里,再把烧开的热水倒进盆里,简单粗暴的泡茶方式,虽然不精致但是实用。
整个大队那么多人,怎么精致得起来。
“这要是有点蜂蜜就更好了!”
“钟大夫,现在蜂蜜可不好弄,那可是紧俏物资。”
清妍不太喜欢菊花茶,不习惯那个味道,她宁愿喝一点蒲公英茶。
“也是,现在什么物资都缺。”
钟大夫想起家里朋友送的野蜂蜜,也不知道便宜哪个王八羔子了。
“对了,钟大夫,你看见徐蔚然了吗,是吗?”
“看见了,是我家蔚然。
长高了,瘦了,他也看见我了,只是,我们还没机会说话。
知道是他就行,至于他怎么来这了,过去一年过的好不好,我现在也不着急知道了。
来都来了,总会知道原因的。”
可能是在这待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自洽。
这块的人比较豁达,常说的话就是“来都来的,反正都这样了……”
是啊,反正都这样了,想那么多干什么呢?
“是就好,其他的慢慢了解就行了。
徐蔚然是个谨慎的性子,这几天,什么信息都没透露。
看着安安静静的,跟贺建国和楚清越住在一铺炕上,他俩人不错。
就是新知青吃饭的问题不太好解决,他们六个和郑知青他们一起搭伙。”
清妍把自己了解的事情和钟大夫说了,让她心里踏实一些。
“谢谢你了清妍,知道蔚然的一些情况,也就不担心了。
既然他来了,很多事情就容易多了。咱们大队人不错,不会太难过。
蔚然虽然才十五岁,但是很坚强,他爸妈去的早,我们祖孙相依为命这么多年,蔚然很自立。
虽然下乡比较辛苦,但是,能知道彼此的近况,也很不错了。”
“嗯,只要人平安就好,以后会好的。我会让余庆林也帮着照看一点,有他在,一般人也不敢欺负人。”
清妍能做的也不多,但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她会尽力去做。
毕竟,钟大夫教授她医术是全心全意的。
提起余庆林,他也该过来取解暑汤了。
这两天,都是余庆林带着人过来取解暑汤,再送到地里去的。
自从她和余庆林领完证以后,他就时不时的过来看看她,给她带一些野果子,两根黄瓜,几个洋柿子,一瓶罐头,偶尔还会送过来两个烤鸡腿。他自己在山上偷偷烤的野鸡,把鸡腿给她送过来了。
清妍感觉余庆林想要把她当成猪养,每天都过来投喂。
这种略带羞涩又朴实的爱恋虽然不浪漫,但是感觉很安心。
牵个手都能脸红心跳的年代,清妍也体验了一把纯纯的恋爱。
“清妍,解暑汤弄好了吗?”
“余庆林,你过来了。今年的麦子怎么样,是丰年吗?”
“大部分都不错,麦穗很沉,看着比去年还要好一些。
再过几天,麦子收完,送了公粮,我就找人脱坯了。
房子你还有什么想法,这几天画出来,开工以后就不容易改了。”
余庆林今年没有割麦子,上次溺水,虽然炎症消了,但是,以防万一,还是要好好养养的。
“上次给你的图已经很全面了,应该没什么要添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