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余幼嘉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自己该摆出什么表情。
世事,远比她想的要荒谬的多。
若是这回朝廷是同起义军真刀真枪干上一场,着实难敌,丢盔卸甲,致使帝都沦丧
余幼嘉反倒还瞧得起朝廷一些。
而今,她当真是觉得丢人,很丢人。
这样的皇朝,竟也能将百姓压迫上许多年,当真是很丢人。
“小朱载,你生不逢时。”
想来想去,余幼嘉到底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么一句话:
“若是你距离帝都近些,不必担心长途奔波,辎重补给,没准你那三百人,直接就能攻破帝都。”
旁人不了解小朱载,可她了解。
虽小朱载总说自己宁愿泯然退隐,可这也掩盖不了卓卓天资。
若非生不逢时,生于淮南王膝下,若非远离帝都,或许三百骑,现在就已经换了日月。
小朱载闻言,也有些哑然:
“时机已逝,况且谁能料想四十万大军如纸一般呢?”
他没有说自己做不到,却也没有说自己做得到。
他只是说,都已经过去了。
几人越沉默,眼前一阵阵黑的袁老先生好不容易稳住身形,老泪纵横道:
“天丧周,是天要丧周!”
“陛下纵使有万般不好,可到底是天下之主,怎会沦落到如此下场敢问小兄弟,你可知晓,帝都沦丧之后,陛下又去了何处?”
平日里‘狗皇帝’‘老皇帝’骂的多了,骤然听到有人一板一眼的称呼皇帝为‘陛下’,还如此悲戚的为帝都沦丧而哭泣,小九甚至没反应过来这位莫名出现在书房的老先生在同自己说话。
老先生又忍痛问了一遍,小九这才猛然回神,随口道:
“往东来了呗,不然还能去哪里?”
这事儿其实也很好猜,如今的帝都江陵,本就是迁都后的帝都,虽然位于九州正中,可四周平阔,易攻难守。
起义军既从西边攻城,老皇帝肯定不能硬着头皮往西走,北边又是旧都所在,不仅有关外异人,还有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南边又是世封尚武,且已经通婚几代的各路藩王诸侯
无论怎么想,都是往东跑比较稳妥。
虽然往东走也是一头扎进了藩王的地盘,可原先平阳军攻下的疆土,早在平阳王死后四分五裂。
老皇帝往东跑,只要不跑的太过,最多一头扎进各路平阳残部之中,到不了平阳王都,离淮南等地更是还有十万八千里。
所以,但凡只要是个有点脑子的人,应该都会选择往东跑。
可坏就坏在,大家都十分心知肚明——
这老皇帝,还有那些尸位素餐的贵人们没!脑!子!
不客气的说,余幼嘉听到【卖樵鬻水】四个字之后,脑中思绪就只剩下了【这都行,那我为什么不能当皇帝】以及【二娘三娘四娘五郎家中每个姊妹单拎出来,办事儿都比这个镇北王靠谱多了】。
周朝至今数百载,从前不是没有给百姓半点好日子。
哪怕这代只是个傀儡,只要愿意安安稳稳高居皇位之上,百姓们也有办法哄好自己,那些以谢家为的士族文士们,也有办法将朝廷治理的井井有条。
更别提,除却士族,民间还有很多如袁老先生一般恪尽职责,勤政中正的清官廉吏。
然而,偏偏荒淫无道,五年内拱手两次让帝都。
如今,很难让人不怀疑这些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