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即使真这样,王铁柱依旧觉得和谢放做亲家有些憋屈,是谢如令高攀他们家了。
如今一瞅谢放能随便出入这么重要的地方,还能领着闺女,王铁柱这才彻底下定决心,委屈就委屈点吧,好歹这姑娘长得还行。
不过架子端久了,就自然的想拿出点官威唬一唬人,这样日后两家成了亲家,他也好拿捏谢放一家。
可惜,今天王铁柱遇见的是谢如令,不是之前那个无论怎样,都不敢当面顶撞他的原主。
一听王铁柱拿腔拿调的吩咐她爸,虽然对谢放这个便宜爸爸,她到不至于有多深的感情。
不过也可能开始就定位在这,未来她还要给这个家里当几十年的闺女,谢如令觉得,她对现在的这些家人,也不能说就一点感情没有。
真的,就比如现在,看着瘦弱的谢放,背着个竹筐,本来刚刚爬上来,已经很累了,还要站在这,笑着面对王铁柱,她就很想护着这个新爸爸,不愿意看到他被人欺负。
“我爸在下边给人治伤,忙了几个小时,现在累的手都快抬不起来了。”
谢如令用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着王铁柱,笑的很是诡异,“您真的确定让我爸留下来帮你们背粮食?”
吃着她拿出来的粮食,还要欺负她的家人。
老天爷都没有这样惯着人的?
她又不是他们王家的老祖宗,自然也不可能这样惯着他们。
谢如令心想,如果这人死不悔改,她就等粮食都分到个人手里那天,偷摸去他们家,把分给他们家的那些粮食,都收回来。
嘿嘿,到时她连他们家都不需要进,只需站在距离够得着的地方,默念一个收,那些粮食就得乖乖的回到空间里。
实际这时王铁柱只需说声那就不用了,反正来背粮食的人只多不少,也不差谢放一个,这件事就过去了。
可他一看自己的官威被人挑衅了,而且挑衅他的这个人,还是他们家未来的儿媳妇,这哪能行。
王铁柱双手背在身后,挺了挺脊背,继续端着架子打官腔:
“背粮食是咱们集体的事,背的也是大家的粮食,除非你们家说不要你们那份粮食了,那就不用你爸背了。”
“好啊,那我倒要回去问问,刚刚我明明就听两位大队长说,让各村选些年轻力壮的人过来背粮食。”谢如令说着一指谢放,“王村长觉得我爸符合两位大队长说的哪条?”
实际谢放也不是不愿意帮着大家顺道背点粮食回去,这不是背筐里还藏着个小黑。
这东西是他们从山里捡来的,按规定,都是要交公的。
虽然陆大队长说了这东西就给他们家了,可王铁柱这人,又贪婪,又不讲理。
谢放实际不太想打着陆元策的旗号,陆大队长能在大家心里威望这么高,还不是他一心为了大家,关键时刻命都能豁得出去,从不藏私换来的。
他不想因为这件事,给陆元策留下不公平的污点。
你看这个小狗,要是带去驻地,老百姓肯定不会说啥,可要是变成个人的,尤其还给了他们家……
谢放这边顾虑多,就想息事宁人。
谢如令不知道谢放心里的想法,就是知道,她也不会惯着王铁柱。
咋的,她的功劳这么大,奖励她个小狗怎么了?
还有这次找到这么多粮食,就算真相不说出来,是不是她先梦到的?
这件事早晚大家都会知道,按劳取酬,粮食她可是一斤都没想多要,就是要了一只小狗怎么了?
谢如令这边如此硬气,被问的哑口无言的王铁柱顿觉火气有点大。
这以后可是要娶回来当儿媳妇的,竟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着他,这,这还了得。
他现在都有点后悔了,怎么没早点过去提亲,最好是早点娶回来,是不是他就能拿出公公的威风,大巴掌扇过去了。
谢庭轩见自家老舅被堂妹气成这样,赶紧过来和稀泥,“小令,你,你咋能和长辈这样说话哩,还不赶紧,给,给老舅道个歉。”
谢如令一直以为原主不喜欢这个大堂哥,是因为他长得太像王巧珍的原因。
不过这胖乎乎的一张脸,还真是一点都不像谢家人的长相。
实际老谢家人长得还真都挺好看的,包括她大伯,她二伯,几个堂哥,当然,这位大堂哥不算在内。
衡量一个人的好坏,肯定不能只看长相,也不是因为谢庭轩说话有点磕巴,白瞎了她爷爷给长孙起的这个名字,她就很讨厌这个人。
而是这人忒能和稀泥,哪次王巧珍去他们家里闹,都是这人出来善后,轻轻松松几句话,就把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最后受憋屈的都是别人。
现在谢庭轩和谢雨轩都会背诵大堂哥那几句话了:啥我妈就是那样的脾气,刀子嘴豆腐心,三叔三婶你们别和我妈一样的,咋说她是长媳,伺候我爷奶多年,没功劳还有苦劳哩。
往往也就是这句话最管用,可实际,王巧珍啥时候伺候过老人,大多时候,都是老人在伺候她吧?
因为心里厌恶这个人,谢如令自然也不会给谢庭轩好脸。
“这是你老舅,和我可没啥关系。再说了,这人处事不公,我就有反驳的权利,你们大家说是不是?”
因为各村都想先拿到粮食,先让自己村里人喝上粥,最公平的办法就是抽签来决定这件事。
然后李大牛就整一些小棍,都装在竹筒里,这边看着都是齐的,让三十个村长来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