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年前,谢如令都不用去卫生院了,只需在家给大家熬制药膏就行。
他们是吃过早饭来的,过来时正赶上谢梦娣一家在吃早饭。
谢放家自打谢如令来,甭管夏天还是冬天,都必须三顿饭。
当然,只是他们家这样,实际别人家冬天都是吃两顿饭。
谢二喜家那肯定也是吃两顿饭,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大早跑去老三家里串门。
叔侄俩一进来,先往饭桌上看,两张桌上到是没有两样饭,都是窝头咸菜萝卜条汤。
一家子瞧见进来的人也都愣住了,还是李老爷子先反应过来,赶紧招呼赵全和谢梦娣,“还愣着干啥,你爹来了,还不赶紧去煎个鸡蛋。”
李家的鸡蛋还是上次谢如令来,给拿了十个,说是给两个小孩子吃的。
说是给孩子吃的,也不能全给孩子,这不就留下六个,准备过年那天添个菜。
谢梦娣答应一声就要下地,赵全那边也赶紧给老丈人腾地方。
“你们俩不用忙了,我在你三叔家吃过饭了。”李家的饭菜,谢二喜自然不是瞧不上,而是真吃饱来的。
接收到谢梦娣的询问,谢如令点点头,“我们真是吃过饭来的,二伯说来看看你们,我正好也没事,就跟着来了。”
“对对,你们都赶紧吃饭吧,等下都凉了。”谢二喜催促着大家伙。
李家人很有规矩,来客人了,都把筷子停下了。
这屋里这么凉,饭菜不赶紧吃,等下真得如她二伯说的那样,吃凉的了。
“好好,我们这也快吃完了。”
老夫妻俩说快吃完了,没几分钟,一家人就把碗里的萝卜条汤,手里的窝头都吃进了肚子。
然后又没几分钟,屋里碗筷桌子就都收拾的干干净净,连炕都给擦了一遍。
李老爷子招呼谢二喜炕上坐,拿出烟笸箩,里面有半笸箩烟叶,用薄薄的苞米叶就给他卷了一颗。
李婆子和谢梦娣这边招待谢如令,拿出的是一小笸箩南瓜子。
别误会,现在大市场上摆着的烟叶可不是谢如令拿出的种子,她这空间里吃喝的种子是挺全,可就是没有烟叶这东西。
所以谢如令现在都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那大话说的对不对,说这些人要不是自己的到来,肯定活不了几年。
她可能真的小瞧这些人的求生本能了,真的,就比如这烟叶,一出现在市场上,李大牛就让人调查了下,居然是有烟农逃跑的时候,顺手带来的。
听说还没少带,然后那人就和族里的人一商量,偷摸去山里开了块地,再然后,这东西小鸟耗子都不吃,居然还大丰收了。
还有种南瓜角瓜的,也都是老百姓自己带来的种子。
对了,还有就是红辣椒,他们家不是种了一些,然后村里没种的人家,就去他们家挖了一些秧苗。
后来谢如令就发现村里还有别人家也种了不少辣椒,再后来听说,十个村,不说家家都种了,也有很多人家种了辣椒。
民间有个传说,都说吃辣椒能御寒,所以大家甭管爱不爱吃,都种了一些,没种的,就去有秧苗的人家要几颗回来,往土里一插,居然也都活了。
所以谢如令这一路走过来,甭管是一村还是二村,几乎家家房前都挂着红红的辣椒,黄黄的大苞米,都特有生活气息。
那边几个男人吧嗒着旱烟,都说好抽,这边谢如令也在往出掏东西。
“我这次拿来的多,应该够你们一家人用了,还是那样,晚上烧炕的时候,正好烧点热水泡泡脚,然后把药膏涂在上面,干的差不多了,睡前一定要包上这种纸哈。”
实际包保鲜膜最好,可这时候哪有那东西,就是这种软纸,还是她找陆元策特批的。
李婆子让谢梦娣赶紧把东西收起来,激动的说道:
“你上次拿来那些,我们都按着你要求的做了,这都好多了,你看你大姐那手,看我的,都好的差不多了。”
因为上次拿来的少,都是可着孩子用的,所以最有效果的还是那两个小孩子,小手的红肿消下去不少,脚也不挠了。
谢二喜要留下来吃晚饭,对,李家是两顿饭,所以晚饭也就下午两三点钟。
李家人太热情了,说啥都不让他们走,谢如令因为有事,不能留下,好说歹说,这才走出李家。
谢梦娣不放心小堂妹自己回去,就拉着大小姑子李梅送她。
这个时间段,村里的街道上空空荡荡一个人都看不见,真不是大家躲懒,而是都没有棉衣穿。
谢梦娣穿着小堂妹给的棉花做的棉裤,三叔给的羊皮袄,就这身行头,在二村绝对算得上最富裕的人家了。
因为大嫂有了棉裤和羊皮袄,李梅借了她娘的棉裤,她大嫂的袄子,这一家能一起走出去两个大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们家呢。
所以这两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然后看见有人家小孩子穿着单衣往出跑,又因为太冷,跑出来又跑回去,都哈哈大笑起来。
谢如令也跟着笑,不过她笑的就有些勉强了,因为她并不觉得这有啥好笑的。
这是一群很容易满足的人,只要能吃个七八分饱,有房子住,热乎乎的火炕,这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很幸福很幸福了。
可她这个从后世过来的人,看见这样的画面,实话说,这要不是亲眼所见,就是她亲爹娘告诉她这事,她都不带相信的。
满足?幸福?那是不存在的,这里的日子,离她想象的生活还远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