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漫画 > 第82章 火种不用捧着它自己会跑(第2页)

第82章 火种不用捧着它自己会跑(第2页)

夜深,王府书房灯火未熄。

萧澈执笔批阅各地奏报,忽闻窗外铃声细细。

他抬眸,见苏锦黎立于廊下,手中握着一片新制陶片,上面只刻二字:“觉醒”。

“韩霁的册子,沈砚舟的庭辩,都不是我们推的。”她走进来,声音很轻,“是民间自己长出了骨头。”

萧澈凝视她片刻,忽然笑了。

“火种不用捧着,”他说,“它自己会跑。”

风穿庭院,檐角铃响不绝。

而在城西一处幽静别院,谢云澜正坐在灯下,手中摩挲着一枚小小陶铃。

窗外月色如霜,她久久不语,只是将铃轻轻放在案头,又取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一行小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子时将至。”子时将至,京畿十三县的夜却未眠。

谢云澜没有去争辩礼部那道荒唐密令——“禁演信火节奏,以防礼制淆乱”。

她只是悄然遣出十三名乐坊旧人,每人带一柄陶铃、一张炭纸、一句口诀,分赴各县拾遗亭。

她不说“抗命”,只说:“让声音沉下来,但别熄。”

三日后,子夜钟声未响,各地拾遗亭已悄然挂起空白陶板。

无字,无言,唯有一片片素陶在月光下泛着冷青色的光。

百姓不解,继而懂了:不许说,那就写;不许唱,那就刻。

孩子握不住笔,母亲便握着他的手,在陶上一笔一划落下:“娘亲看病不许加税”“老兵返乡给船票”“佃户交租得见红契”……

一块陶板容不下一句话的委屈,就写两块、三块。

有人写下“我想上学”,旁边立刻有人补上“女童也该进义塾”;有人刻“官差不得夜叩民门”,下一瞬就被附议七人。

陶板越积越多,最终由乡老自组织,用牛车运往京城。

第四日清晨,皇城外驿道旁立起一面巨墙——万余块陶板拼成,高过马车,长逾百步。

晨光初照,斑驳字迹如星海翻涌,沉默却震耳欲聋。

早朝官员途经此地,纷纷勒马,无人言语。

有御史欲命人拆除,却被都察院程砚秋拦下:“此非逆书,乃万民心录。若毁之,恐失天心。”

消息传入工部,尚书沉默半日,终于提笔拟报:“拟修驿站便民律五条,增设病患歇脚所、军眷渡河凭证、孤寡免行费……参考民间拾遗意见。”奏折呈上时,皇帝只看了一眼,便搁在一旁,未批,亦未驳。

同日午后,苏锦黎巡至西城拾遗亭。

日头正烈,一群孩童围坐石阶,抄写《民之所欲,法之所向》节选。

纸是粗麻裁的,墨迹晕染如花,可他们读得极认真,一字一顿,像在宣誓。

一名老妇拄杖而来,衣袖磨破,眼里含泪。

她颤巍巍递上一只蓝布包,说:“这是我男人临死前写的状子,三十年前征兵派役,一家死了三个儿子,状纸没递出去……如今你们说能记,我就交给孩子。”

苏锦黎接过,未言谢,亦未安慰。

她只轻轻打开布包,取出那张黄的纸,上面字迹歪斜却用力:“我儿未犯王法,何以充作死役?”名单之下,还有二十七个名字,皆是同村被征后杳无音信者。

她抬眼看向柳知秋,只道:“录入《前置追诉录》,标注:凡拾遗所载未结之冤,皆可随时申请立案。”

归途马车颠簸,窗外光影流转。

一名少年正踮脚将新陶片嵌入墙缝,口中念念有词:“这条,是我奶奶等了一辈子的公道。”苏锦黎望着那背影,指尖轻抚膝上陶片,忽觉一阵久违的滚烫从心底升起——不是愤怒,不是悲悯,而是确信。

他们不再跪求公正,他们在重新定义它。

而此时宫中,皇帝独坐偏殿,面前摊开那份《拾遗保护法》草案。

朱笔在手,却迟迟未落。

良久,他低声问身旁太监:“朕若不允……他们还会自己写下去吗?”

喜欢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请大家收藏:dududu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