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庶女攻略皇后 > 第21章 静心斋外的白鹤灯(第1页)

第21章 静心斋外的白鹤灯(第1页)

清晨将至,雨势渐歇,东仓废墟上白雾缭绕,焦木倾颓,残灰随风卷起,如亡魂低语。

宫钟余音早已散尽,可那三十六响,仍回荡在百官心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一道圣旨由传旨太监亲自送达七王府,随后又疾驰至大理寺。

旨意冰冷:东仓赈粮失踪案牵涉储君别院,命大理寺少卿裴元昭、御史台监察御史联合彻查太子别院“静心斋”,七王妃苏锦黎曾亲历东仓查案,熟知内情,奉旨随行。

消息传开,朝野震动。

静心斋位于城西清幽巷,原是先帝赐予太子的读书养性之所,素来清冷闭门,极少有人进出。

此刻,府门前石阶湿滑,青砖映着微光,两名侍卫正低声争执,手中铁锤砸向门匾铜锁,碎屑四溅。

苏锦黎立于阶下,素色披风未解,梢犹带雨水,神色却沉静如古井。

她目光掠过那两名换锁的侍卫——甲胄制式并非静心斋旧部,腰间佩刀纹路亦与东宫亲卫略有不同。

她眸光微闪,侧对身旁沈知意低语:“换锁者非府中旧人,是太子府连夜调来的亲兵。”

沈知意指尖微颤,低声应是。

苏锦黎不动声色,抬手示意青儿上前。

青儿捧着一只描金白鹤纸灯,灯身轻巧,以素绢糊成,鹤微昂,羽翼描银,正是民间供奉祈福之物。

“劳烦通传。”青儿笑容温软,“我家王爷病中曾许愿,若得平安,便向静心斋供灯一盏,以谢神明庇佑。”

门房小厮接过纸灯,见其精致,眉开眼笑:“七王爷心诚,这灯我们定会供在斋前香案上。”

纸灯轻放入门房案几,无人察觉,灯底暗夹一枚极薄铜片,刻有七王府暗记。

苏锦黎唇角微敛,眸底无波。

查抄令下,裴元昭率大理寺官吏踏入静心斋。

庭院依旧清雅,松竹掩映,石径蜿蜒,檐下铜铃轻响,仿佛从未沾染尘世纷争。

轩窗半启,琴声悠悠传出,曲调清冷,似在讥讽来者。

堂上,周文远端坐主位,手持青瓷茶盏,轻吹热气,冷笑出声:“诸位无旨擅入东宫别院,可是要背个‘构陷储君’的罪名?静心斋乃太子清修之地,岂容外人肆意践踏?”

裴元昭眉峰一凛,正要开口,忽听屋后传来细微“咔嗒”声,似机关转动,又似地底轻震。

苏锦黎脚步微顿。

她不动声色,借整袖之机悄然绕至廊柱之后,目光扫过青砖地面——一块地砖边缘有新泥渗出,与周围干燥砖面格格不入。

她蹲身假作系鞋,指尖轻抚缝隙,触到一丝潮湿,且泥中有极细草屑,绝非庭院清扫残留。

她悄然退后,以袖掩面,向赵九递去一记眼神。

赵九会意,不动声色退至院角,命两名暗卫借搬运杂物之名,悄然掘开那块地砖。

半尺之下,赫然露出一根铜管,径寸粗细,通体漆黑,管口尚有米粒残屑与谷壳,隐隐散稻香。

“通风暗管。”赵九低声道,“通向地下。”

裴元昭闻讯赶来,脸色骤变。

他亲自查验铜管走向,命人顺迹挖掘,不久便在庭院假山后现隐蔽石门。

门无锁,却有机关控制,赵九以巧劲破之,石门缓缓开启,露出向下的阶梯。

地库阴冷潮湿,火把点燃后,光晕映出一排排整齐麻袋,堆叠如山,袋面皆盖户部火印,印模清晰——与东仓调包所用,完全一致。

八万石赈灾粮,一粒未少。

裴元昭双拳紧握,面色铁青:“好一个静心斋!好一个清修之地!”

他当场下令封存粮袋,命人清点数目,抄录印鉴,准备呈报天子。

苏锦黎缓步走入地库深处,目光如梭,扫过角落一处倾倒的书架。

她蹲下身,从碎木残灰中拾起半页未焚尽的账册残页,纸面焦黑,字迹残缺,却仍可辨认:

“北境马匹三十驮,换粮三万石……转运至静心斋密库……落款:柳字营刘参军。”

她瞳孔骤缩。

柳字营——先帝亲封戍边铁军,曾镇守北境三关,十年前因“军权过重”被裁撤,主将贬黜,副将刘守义自此销声匿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