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庶女攻略皇后 > 第91章 她写的不是名字是刀(第1页)

第91章 她写的不是名字是刀(第1页)

风雪停了,但天依旧阴着。

京城的清晨比往日喧闹。

拾遗亭外人头攒动,青砖铺地被踩得亮,三份并列张贴的文书前挤满了百姓——左边是账册残页,墨迹斑驳却字字清晰;中间是两名老管事按着指印的供词;右边则是南街铺面的地契拓本,红印赫然,与安国公私章完全吻合。

“当年芸娘死时才十九岁,连口薄棺都是丫鬟凑钱买的。”一个白妇人站在人群前,声音颤抖,“可她生下的女儿呢?被说成早夭,实则卖去了江南做绣娘!这账上写得明明白白——‘庶支清理银七两’,就值七两银子?”

没人应声,可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那张地契上。

苏锦黎立于亭内侧廊,一袭素色披风裹身,神情平静如水。

她没穿华服,也没带随从,只柳知秋陪在一旁,手中捧着原件副本。

“昨夜抄录传开的已有三百余份。”柳知秋低声道,“西市茶楼已有人开讲《安国公府黑账记》,东城几家书坊连夜刻版,今早就开始售卖手抄折子。”

苏锦黎轻轻点头,目光掠过人群中的几张熟面孔——有曾给芸娘送过药的老仆,也有当年被克扣月例赶出府门的远房表亲。

他们站出来了,不再低头。

这才是她要的结果。

不是靠哭诉博同情,也不是靠权势压人,而是让证据自己说话,让沉默的人看见希望还能开口。

远处传来马蹄声,尘土微扬。安国公苏震霆终于到了。

他脸色铁青,官服未整,显然是从朝堂直奔而来。

身后跟着四名家丁,却被百姓自围成人墙挡住去路。

“滚开!”他怒喝。

无人退让。

一名老管事颤巍巍上前,手里举着一张泛黄纸片:“老爷,您还记得这张丧银领取单吗?上面写着‘芸娘后事用度二十两’,可库房实际支出仅三两六钱。剩下的钱去哪儿了?南街铺子去年赚了多少租子,您心里清楚!”

苏震霆瞳孔骤缩。

他知道这事瞒不住,却没想到会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掀出来,更没想到——两个最忠心的老管家竟会反戈。

“你们……吃里扒外!”

“我们吃的,是安国公府的饭。”另一名老管事冷笑,“可我们也记得,芸娘临死前抓着我的手说:‘姐姐,我想进族谱。’她到死都没能叫一声爹。”

人群一片静默。

苏锦黎静静看着这一幕,指尖微微凉。

前世,芸娘死后无人问津,她的名字甚至被从婢女名册中抹去。

而今天,这些人敢站出来,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人在听。

她转身离开拾遗亭,脚步轻缓,却不迟疑。

与此同时,国子监内钟声悠扬。

崔砚铭站在展馆中央,袖手而立。

展厅墙上挂着三十六幅卷轴,每一幅都记录着一位庶出子女如何追封、入祀、承爵的真实案例。

最中央一幅,太祖朱笔批语苍劲有力:“血脉如水,源清则流远。”

一位须皆白的老学究拄杖而来,目光落在角落一幅画像上——那是开国初期一位庶女,因战功获封县君,牌位至今供于宗庙偏殿。

老人忽然跪下,点燃三炷香。

“我娘也是婢女所出。”他喃喃道,“她活着的时候,连父亲的名字都不敢提……若她能看到今天这一幕,该多好。”

围观学子无不动容。

消息很快传入宫中。

萧澈正倚在榻上翻阅奏折,唇色略显苍白,眼底却是清醒锐利。

内侍低声禀报完,他轻轻一笑:“赵砚之想把案子扯成礼法之争?那就让他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礼’。”

他提笔写下一道密令,交由暗卫送出。

当晚,刑部大狱传出消息:一名主事被都察院当场查获收受国公府贿赂,试图推动“忏悔需经宗族同意”条款备案。

程砚秋亲自带队查账,七起拦截案件一一曝光,连行贿银两的流向都查得清清楚楚。

皇帝看完奏本,久久不语。

最终只批了两个字:“照纠。”

坊间震动。

自此,再无衙门敢以“宗族意见”为由拒登赎录文书。

那些曾躲在家族阴影里的名字,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官方记录上。

夜深人静时,苏锦黎回到王府记忆塔。

风铃轻响,陶匣依旧封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