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书记生郑重记下:“特设声音卷宗,第一页,张氏,六十九岁,顺天府人氏,口头投票有效。”
那一晚,灯光照彻寒夜,也照进许多不敢回忆的过往。
第三日傍晚,变故突生。
一名蒙面人冲破人群,直扑票箱。
动作迅猛,显然是练家子。
但还未近前,数道黑影从檐角跃下,将其按倒在地——李承武早有埋伏,羽林旧部尽数潜伏四周。
审讯很快结束。
此人是国公府昔日护院,供出幕后主使乃苏震霆贴身幕僚陈德元。
消息传回王府,萧澈正在批阅新政草案。他抬眼问:“她怎么说?”
来报的是柳知前,低声道:“王妃下令释放。”
萧澈眉梢微动。
“她说,打伤百姓者罚,破坏规则者诛——但这一票,我们不能替天收。”
他怔了片刻,忽而低笑出声,眼里竟有一瞬松软。
他知道她在说什么。
这不是复仇,也不是宽恕。
这是立规。
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规则一旦建立,便不再属于任何一个人,哪怕她是受害者。
当晚,苏锦黎亲赴拾遗亭。
风很大,吹起她素色裙裾。
她站在高榜之下,声音不高,却穿透人群:“今日之事,非因一人之私,而损万民之信。所有已投之票,作废。七日内重开投票,并增设五处分投站,遍及城南、西坊、北市、东集与河桥。”
人群中先是寂静,继而爆出掌声。
甚至有乞丐棚的老丐拄拐出来喊:“咱们也办个代读团!谁不识字,我来念!”
她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忽然涌起一种陌生的踏实。
不是胜利,而是共建。
回到府中,已是深夜。
她洗净双手,取出那只陶匣,指尖轻轻拂过上面那行小字:“罪可录,情难判。”
窗外雪停了,东方微白。
柳知秋走进书房,手中捧着最新舆情简报。
她欲言又止,终是开口:“王妃,我梳理了各站反馈……年轻一代普遍支持录入,尤其是女塾学子与寒门士子。但年长者,尤其世家出身的长辈,多持保留态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锦黎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没有立即回应。
风已起,火已燃,接下来的路,不再是单向的审判,而是更深的叩问。
有些裂痕,需要用另一种方式缝合。第七日的风雪比前几夜更紧。
柳知秋踏着积雪走入书房时,手中捧着一叠未干的便签纸,边缘已被她的体温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