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滋润
他们家两个庄子现在发展的都很大,北周府那边的庄子现在土地也增加到上千亩了,不过那边有她四叔四婶帮着管理,她从开始就一点心没操过。
也正是瞧见温老四和她这个大侄女越来越贴心,温贤珠才得到一些启示,她觉得温老二既然是温家大院最聪明的,这会儿要是还看不出形势,还跟她这个大侄女玩心眼,那他就不是最聪明,而是最蠢的。
事实她的确没选错人,大管事需要管理的事情太多,所以下边很多小事都要交给二管事去管。
自从温老二被任命为霍家庄子上的二管事,每月的月钱上升到三十两,加上赏钱一年最少能拿四百两银子,温老二立刻拔直了腰板,每天骑在马上田间地头紧着溜达,帮着大侄女把靠山村这边的庄子打理的上下就没有不称赞的。
大管事每月一封信里,几次提到温老二这个二管事干的真不错,还说自从温老二当上了二管事,就连温老爷子都跟着活络起来,天天没事就背着手出来转悠,都快变成他们家不拿工钱的管事了。
温老爷子算是个意外收获吧,实际她当初选择重用温老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二伯父家娶了一个好儿媳。
所以就算看在李英的面子上,她怎么也不能让他们家的日子落在别人家后面。
而且温老二一家有多重视李英,她早看在眼里了。
李英是谁,那可是她的好姐妹,如今温老二家明着看是温老二当家,背地里谁不知道,啥都要问问李英拿主意。
自家好姐妹是当家人,她还有啥好担心的。
事实她的确又走对了一步。
实际从她那个二伯母能为了李英这个儿媳把温老太太一把火烧死,她就想过要帮帮他们家。
更何况李英娘家人现在在霍家都当上了小管事,有石场的小管事,有庄子上的小管事,李猎户甚至都当上了果园茶山那边的二管事,要知道和庄子上那些粮食比起来,果园茶园才是最赚钱的,在那边当二管事,到了收获的季节,每天不知有多少银子要从二管事手里流进流出,那是一般人能用的吗。
既然李猎户家都变成了霍家最信任的,他温老二再不好好变现,不就更抬不起头了。
所以自从温老二媳妇发疯之后,温贤珠一直关注着温老二一家,如今她那位二伯父能这样,她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人生在世,不说多一个亲人有多好,但总比多一个仇人要好的多。
如今回忆起当年那个温家大院,温贤珠觉得对她一直心存恨意,到死都不曾改观的,居然除了温老太太就是这副身子的亲爹温老三。
温老太太恨她,温老三也恨她,瞅瞅这两个最恨她的人如今都去了哪。
啧啧,不迷信的她现在也开始相信善恶终有报一说了。
现如今温家大院那些人,借她温贤珠的光,都过上了好日子,又借着孟生孟龙的好名声,特别是孟龙这一考上状元,这温家大院的人还真是活的要钱有钱,要名有名,也难怪温老爷子整日笑的合不拢嘴。
子孙福
温贤珠刚刚收到她四叔的来信,里面还夹着她四婶的几句话,说是自从听说孟龙当上了北周知府,上任前还要回家祭祖,已经有不少人登门给温老爷子说媒了,而且那些想嫁给温老爷子的女子还都一个比一个年轻。
她四婶信里幸灾乐祸的问她,如果温老爷子真娶个年轻貌美的小娘子回来,能不能把温老太太气的从地底下爬出来。
温贤珠想起这件事就想笑,温老爷子都快七十岁的人了,这要真娶一个小娘子回来,温老太太就算在气也爬不出来了,不过这对要钱不要命的温老太太来说,这辈子为了银钱啥缺德事都干,最终却拱手让位,享受的事都归了别的女人,的确是件很讽刺的事。
所以说,只要温老爷子自己有这个意思,她是不反对她们那位祖父再娶。
不过以温老爷子现在的身份,的确太吸引人了,孟生如今也当上了总兵,那官职可是不比孟龙那个知府小,而且这兄弟俩现在一文一武,简直不知羡慕死多少人了。
孙子这么厉害,孙女更厉害,如今她这个霍山主夫人都算不得什么了,到是小惠这个贤妃娘娘,可真真给温老爷子提了不少气,难怪她四婶说,等她回去看看就知道了,她们那个爷爷现在活脱脱是越活越年轻了。
她现在是很着急回去,她不在这一年,她四婶终于得偿所愿给她四叔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据说现在又怀上了。啧啧,这送子娘娘果然也是长了眼睛的。
喜事一件接着一件,今年她四叔家的大翠,还有温大掌柜家的大丫都定亲了,都催她回去喝喜酒呢,她这不赶回去怎么成啊。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的这么好,勾的温贤珠恨不得明天就启程,所以当韩雪儿来送信的时候,温贤珠和果儿正在忙着收拾回去需要带的东西。
听说来人是韩雪儿,不是韩梅儿,温贤珠愣了一下,她知道韩家有两位姑娘,不过对这位二姑娘,她还真没瞧见过呢。
温贤珠交代女儿歇一歇,等她回来一起收拾,然后忙忙叨叨的赶紧去了前院。
头一次代表家里出来办这么大的事,而且即将要见的人还是贤妃娘娘的亲姐姐,把个韩雪儿给紧张的啊,手心都快能滴出水来了。
这姑娘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哥哥姐姐回去也没人给她讲故事,所以对万圣教韩雪儿还不太了解,只知道这个霍家很有钱,貌似没什么官职,还很有权,后来又听说这位霍少夫人是贤妃娘娘的亲姐姐,再加上这家又出了一个新科状元,韩雪儿觉得这家人简直太可怕了,咋都这么不平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