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女这样说,韩老太太才点头应道:“也好,正好你和温三公子的亲事,我们只是口头说定了,你去正好也瞧瞧那位温三公子,可心咱们就答应,不随意就和你姐姐直说,你自己的事,奶奶这次让你自己做主。”
怎么是温三公子?
她记得大哥之前对温大人的称呼一直是二少爷?
难道霍少夫人给自己说的人不是温大人?
韩雪儿这姑娘也是个聪明的,一想到自己之前可能是误会了,脸红红的点头应道:“嗯,我听奶奶的,到时一定好好看看,如果那人不是奶奶喜欢的类型,我是绝不会答应的。”
几家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等着齐王爷和齐王妃三天回一趟娘家,然后就启程去北周。
齐王府这边媳妇接回来,仪式都结束了,正要张罗开席,就听一声声传报由大门一直传到后边,“皇上和贤妃娘娘驾到。”
褚怀已经急匆匆迎出去了,温贤珠也没想到小惠今天会亲自来,估摸是想趁这个机会和娘家人见上一面。
三天后一别,指不定下次见面又何年何月了。
要说嫁入皇宫有啥好的,亲人见一面都这么难,她已经让人传话进宫多天了,就等着召见,才能去和妹妹道个别。
想必不能召见太勤,正好有了齐王爷成亲这件事,一家人才能得以再见上一面。
虽然说新婚当天新娘子不能出屋,可来人是贤妃娘娘,谁敢不出来迎接。
好在褚怀离开前已经把盖头挑下去了,只可惜,还没等仔细瞧一眼自己的新娘子,就被自家皇兄给搅了好事。
温贤珠和韩梅儿互相搀扶着出了屋子,这时顶着凤冠霞帔的小惠刚下软轿,瞧着自家大姐和新娘子要下跪,小惠赶紧一挥手,有嬷嬷宫女过来扶住二人。
回北周
小惠曾经偷偷和她说过,这是她的底线,无论谁看着不顺眼,她都不能让养大自己的大姐给她下跪。
所以每次温贤珠要行跪拜大礼,小惠身边的大宫女都会很快做出反应,过来扶住她。
虽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君臣之间不能乱了礼节,可一想到自己也从不敢让霍俊跪自己,褚沛也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是借了温贤珠的光,韩梅儿也不用跪了。
这万恩的旧社会,动不动就下跪,以往跪也就跪了,今天这一身喜服真不适合下跪,娘呦,还这么热,穿这么多不是要捂热痱子吧。
在新娘子内心不断的哀嚎中,姐妹俩携手去了湖心亭。
在齐王府不好说悄悄话,姐妹俩相对坐了一会,又流了一会眼泪,小惠赶紧把藏在袖兜里的信塞给大姐,嘱咐她回家后再看。
实际不用看她都知道信里写了些啥,她这个小妹,居然真动了让自己儿子当皇上的心思。
现在还不光小惠有这样的想法,就连褚怀,霍俊,都觉得只有让昭旭当上太子,大家才能有安稳日子过。
既然现在大家都这样想,就不是她同不同意的事了。
只是那么小的孩子,才刚出生,就要背负着这么重的责任,哎,她可怜的小外甥,咋就生在了皇家。
褚沛和小惠是不可能留下吃饭的,有他们俩人在,酒菜就要挨着个的试毒,也着实麻烦。
俩人能亲自来,甭管啥目的,可是打着来给齐王爷贺喜的旗号来的,所以这让心中还有那么点不服齐王爷的一些人,立刻歇了那点心思。
俩人来的快,去的也快,接下来大家继续喝酒吃菜,倒也没受啥影响。
齐王爷的洞房自然没人敢闹,也不敢劝新郎官喝酒,这喜酒喝的这么憋屈,这些人就拿齐王府的好酒撒气,一个个离开时都喝的东倒西歪,都一副怕随的份子钱喝不回来的样子。
齐王爷和韩梅儿的洞房那肯定很精彩……此处略过一万字,请大家自动脑补,随便脑补,哈哈。
不过大家脑补的未必就对,回北周的路上,褚怀还偷偷给霍俊瞧自己的胳膊,瞧着那上面青一块紫一块的掐痕,霍俊赶紧扭开自己那张俊脸,否则怕齐王爷没被媳妇掐死,再被自己给气死。
宠媳妇哪有这样宠的,改天他得好好给齐王爷讲讲怎么振夫刚,否则这男人的脸都被他给丢尽了。
齐王爷出行三百护卫是最低限。
霍少主出行也不能少了这个数。
对了,这还有个温知府,那护卫自然也不能少了,虽然比那两位少了一些,只有一百人。
可架不住这些女眷都带着丫鬟婆子,再加上车夫,伙夫,小厮,这样一凑,这人数可就过千了。
上千人的队伍这一路有说有笑,简直都把这次的行程当成了自驾游旅行。
都是一些自己说了算的,急啥,只有孟龙,每次瞧着自家姐夫和齐王爷悠闲自得不紧不慢的样子,他就着急,想和他们分开走,自己先行,大姐又不答应。
坑弟弟的亲姐
“离开前齐王爷和皇上都说了,你十月份到任就行,这还早着呢,你急啥。”温贤珠边说着,还把拿在手里的一把小野葱递到孟龙手里,然后又指了指放在地下的一捆,让他帮着剥葱。
今天大家翟营在河边,自己动手做饭吃,行军帐篷,行军大锅都现成的,就地取材能逮点啥,挖点啥,买点啥,就比吃饭馆强。
自己做着吃省钱是肯定的,重点这些人哪有差钱的,主要是自己做的饭菜好吃,新鲜,这一千多号人都已经养成习惯了,到地方就扎营,然后分工明确,打猎的打猎,挖野菜的挖野菜,负责护卫的负责护卫,那绝对是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