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殿的铜鹤香炉,今日未燃。
殿内,只有一股凝滞的、属于权力的铁锈味。
刘彻按下淮南王所有的罪证,只对郭解下了一道密令,让他如同一只最耐心的猎犬,继续死死地,咬住那条藏在暗处的毒蛇。
那条蛇,还不到惊动的时候。
他需要先砍断它在长安城里,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爪牙。
回到兰林殿,那股熟悉的、清苦的药草味,瞬间抚平了他眉宇间最后一丝戾气。
卫子夫正坐在窗边,教小昭华认字。
“陛下。”
她没有回头,声音平静。
刘彻走到她身后,看着那张写着“天、地、君、亲、师”的绢帛,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朕,还是动不了他。”
“时机未到。”
卫子夫将昭华抱起,交予乳母。
“陛下,匈奴才是心腹之患,攘外必先安内。”
“如今国库之财,多不在陛下手中,强行开战,只会动摇国本。”
“备战打仗,那可是不断的烧钱。”
刘彻的目光落回桌案上那份桑弘羊呈上的奏章,眉头紧锁。
“均输平准,已让田蚡焦头烂额,可那些世家门阀与诸侯,依旧阳奉阴违。”
“那便断了他们的根。”
卫子夫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金石之音。
“将铸币之权,彻底收归中央。”
好一出连根拔除的计策。
刘彻的目光徐徐看向卫子夫,眼底的震惊一闪而过。
“货币归中枢,一切由朝廷把控……”
他看着她,仿佛想从那双平静的眼眸中,探究出她所有秘密的来源。
“子夫,这些,你是如何想到的?”
卫子夫眉眼平静如斯,丝毫未见慌张。
她只是莞尔一笑,抬手指了指刘彻的御案。
“陛下忘了,您日日与臣妾议事,桑弘羊的策论,您不也常说,是难得的利国之策么?”
“臣妾不过是,时常听您提及,觉得有理罢了。”
她将一切,都归于他的“教导”,将自己的锋芒,藏于他的羽翼之下。
刘彻一怔,随即失笑。
他懂了。
这世上,再没有比她更懂如何安抚一头帝王龙的人了。
翌日,宣室殿朝会。
桑弘羊手持笏板,立于百官之前。
他并非公卿,却自有一股属于算学家的,冰冷而精准的气势。
“臣,桑弘羊,启奏陛下。”
“臣请陛下,废天下郡国有铜者私铸之权,将流通的三铢钱,改行新铸钱币——半两钱,由上林苑三官统一铸造,以平物价,丰国库!”
半两钱!
一言既出,满朝哗然!
这哪里是改制?
这分明是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