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长安区4月份天气预报 > 忠魂难安凤华远嫁(第1页)

忠魂难安凤华远嫁(第1页)

忠魂难安,凤华远嫁

陆北辰与沈谙辞夫妇壮烈殉国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大梁朝堂之上。举国悲恸之馀,更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北疆防线因失去主将而军心动摇,敌国大军虽也伤亡惨重,但气焰依旧嚣张,虎视眈眈。

朝会上,气氛凝重如铁。边关急报如雪片般飞来,皆言敌军正在集结,蠢蠢欲动。大梁精锐折损严重,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主和派大臣开始占据上风,认为应暂避锋芒,从长计议。

皇帝赵桓端坐龙椅,面容憔悴,眼中布满血丝。他既痛心爱将之死,又忧心国事艰难。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派遣一位皇子,亲赴北疆,以皇室之威,暂时稳定军心,同时与敌国进行和谈。

领此重任的,是五皇子毅王赵景澜。

赵景澜母妃出身将门,他本人也自幼习武,性格刚毅果敢,素有军旅之志。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烫手的山芋,率一支精锐驰援北疆。

毅王抵达北疆後,凭借其皇室身份和铁血手腕,迅速整顿残军,斩杀了几名动摇军心的将领,暂时稳住了防线。他亲自披甲上阵,与士兵同甘共苦,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大梁军队在他的指挥下,勉强顶住了敌军的几次试探性进攻。

然而,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大梁新败,国力受损,而敌国蓄谋已久,兵锋正盛。长期对峙下去,于大梁极为不利。敌国也看出了这一点,在几次小规模冲突未能占到太大便宜後,提出了和谈条件。

和谈的条件,极其苛刻,且带有侮辱性质。

敌国要求大梁割让边境三州,并赔偿巨额岁币。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求大梁皇帝将一位嫡亲公主远嫁敌国和亲,以结“秦晋之好”,方可永罢刀兵。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割地赔款已是奇耻大辱,更何况是让金枝玉叶的公主去那苦寒之地和亲?这简直是将大梁的尊严踩在脚下!

朝堂之上,主战派群情激愤,誓死不愿受此屈辱。但现实是,国库空虚,兵员疲惫,若再战,恐有亡国之危。主和派则痛陈利害,认为牺牲一位公主,可换得喘息之机,休养生息,以待将来。

皇帝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他膝下公主三人:长女凤华公主赵懿茹(贤妃所出),刚行及笄礼;次女丶三女均未成年。适龄待嫁的,唯有凤华一人。

凤华宫内,赵懿茹得知消息,如遭雷击。

她自幼长于深宫,受尽宠爱,从未想过自己的命运会与冰冷的国事联系在一起。远嫁异国,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前途未卜,甚至可能一生都无法再归故土……恐惧和绝望瞬间淹没了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女。她跪在贤妃面前,泪如雨下:“母妃!女儿不愿去!女儿宁愿一死!”

贤妃抱着女儿,亦是肝肠寸断,但她深知,此事关乎国运,已非她们母女能够左右。她只能含泪安慰:“我儿……命该如此……为了大梁,为了黎民百姓……委屈你了……”

最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皇帝做出了痛苦的决定。

他下旨,同意和亲。册封凤华公主为“固伦永安公主”,远嫁敌国,以息刀兵。

圣旨下达那日,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悲戚之中。怡亲王府内,赵景逸气得砸了心爱的砚台,红着眼眶吼道:“岂有此理!欺人太甚!我大梁男儿死绝了吗?要靠一个丫头去和亲换太平?!”

秦语媞抱着女儿暖暖,亦是泪眼婆娑。她想起凤华公主及笄那日,端庄娴静的模样,心中充满了不忍和无奈。国事艰难,竟要一个弱女子来承担如此沉重的代价。

送嫁之日,京城愁云惨淡。

没有喜庆的锣鼓,只有悲凉的号角。凤华公主身着华丽的嫁衣,头戴沉重的珠冠,面容苍白,眼神空洞,在贤妃撕心裂肺的哭声中,拜别君父,踏上了通往异国的马车。

车队缓缓驶出城门,消失在漫天的黄沙之中。城楼上,皇帝望着女儿远去的方向,老泪纵横。毅王赵景澜站在边疆的城头,紧握双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心中立下血誓:今日之耻,他日必以血偿!定要踏平敌国,迎回皇妹!

凤华公主的远嫁,暂时为大梁换来了喘息之机。

但这和平,是用忠将的鲜血和公主的眼泪换来的,沉重而屈辱。

北疆的风,依旧凛冽,吹拂着阵亡将士的衣冠冢,也吹拂着每一个大梁子民的心

而怡亲王府内,赵景逸看着怀中懵懂无知的儿女,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意识到,身为皇室成员,在享受尊荣的同时,也背负着无法推卸的责任与……无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