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被迫嫁给傻后 >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第1页)

谢长濎笑着看着谢灵吟道:“那我可吃了?”便叉了一筷子,也不顾文质彬彬的形象,便敞开了吃。

谢灵吟愣了愣:“反正给兰君姐姐留的,我又没发言权!”

谢家私产

谢长濎闻言,顿时尴尬的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兰君妹妹竟然没有吃?”

穆兰君杏眸含羞:“午间灵吟妹妹还会做的。”

“想的美!”谢灵吟白了一眼两人:“说的好像我跟个厨娘似的。”

穆兰君尴尬一笑:“那就不吃啦!”

谢长濎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碗:“我怎么这么不……”

穆兰君含笑道:“长濎哥哥没事的,你要是自责,分我一点就是。”说着话却拿筷子,在谢长濎碗里挑了一筷子面,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己的空碗里,甜美的吃了起来。

谢灵吟嫌弃的看了一眼两人,走到穆兰君身边,却伸手打了一下穆兰君的屁股:“腻歪!”

穆兰君顿时吓的噎住了,谢长濎心疼的忙端水给穆兰君,却埋怨谢灵吟:“妹妹真是,人家吃个饭你也不消停。”

谢灵吟冷笑道:“嘿嘿,有了媳妇忘了妹妹了是不是?”便对紫莲和谢云滟道:“我们走,别打扰人家小情侣秀恩爱。”

谢长濎想解释,谢灵吟早唱着不知名的歌儿:“男人就是渣,男人就是渣;娶了媳妇忘了妈,还说妹妹不听话……”轻飘飘的出了厨房而去。

……

不多时,只见谢长濎心事重重的来找谢灵吟,谢灵吟因没没见着穆兰君的身影,却问道:“你媳妇呢?”

谢长濎红了脸道:“妹妹不要乱称呼!那个,哥哥有事同你商量,已将她支开回东平府去了。”

谢灵吟好奇的问:“什么事,还不能让她知道了?”

谢长濎想了想,便说道:“妹妹,哥哥不日即将南下海泽,虽然我们府上被抄了家,但太后娘娘给母亲的嫁妆里,暗中包含有在城外乡下的田产一百亩,那里有两处大的农庄和一百亩私山,是没有被收入充公的。哥哥想让妹妹你来打理,等爹和母亲解职卸甲后,最起码还有一亩三分地养老。”

谢灵吟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冒出一个好的想法出来,便回话道:“哥哥你不说,我正准备问你呢!既然你说了,那我自然是要打理好的,是现在就带我去看看吗?”

谢长濎点点头:“今日天气甚好,你且备了幔帽,我们坐马车,低调出城即可。”

谢灵吟道:“脸本来就是让人看的,没必要戴那个东西,既然是出去办事,那就不用婆婆妈妈的,你带上谢云鹤,我带上娇颜和谢云滟现在就动身。”

谢长濎知道自己拗不过这个妹妹,不好说什么,只得应声去准备。

不多时便见谢云鹤来向谢灵吟汇报:“公子在前面等小姐!”

谢灵吟应了一声,便带着娇颜和谢云滟来与谢长濎会面,然后坐着自家的马车,便向城外而去。

自打将军府抄家之后,谢长濎为了不受人把柄,在府内只留下厨房的佣人,其他下人尽数遣散。因此突然来庄子上,也没有提前通知一声。

那庄上管家曾轩文正忙于收租结算,此时正与一位不知名的佃户起了争执,见谢长濎兄妹突然到来,忙放下手头的账迎上来道:“公子和小姐辛苦而来,要是提前通知一声,我好提前遣散各佃户的。”

家有良田聚宝山

谢长濎含笑道:“正是怕麻烦文叔费事,才突然来袭!”一时向那些看稀奇的佃户揖手一礼:“晚辈长濎,在此给各位叔叔和婶子们请安了。”

谢灵吟见哥哥如此,忙随其右,向佃户欠身纳万福。

众佃户都是些朴素的乡下人,见东家没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忙以礼回敬,然后都自觉向曾轩文告辞离去。

曾轩文请谢长濎兄妹到庄子大厅上坐,其妻吴氏和女儿曾小韵忙端上茶来向少主请安不提。

时值三月念五日天气,谢灵吟随行而来,谢长濎顺带将原路地产一一指与谢灵吟认识。谢灵吟默默记下这一处私产,又结合当下农忙情况,心里也了解了大概。

而在谢长濎所指的百亩田产之西侧,却是当地有名的灵蛇河,河水常年奔腾,水流量巨大。原本被彭泽国百姓视为主食精粮的大米种植田产,此时节收割油菜之后,佃户反而闲置了田地。因问了田间几位佃户,原来是准备种花生玉米之类旱地作物。

谢灵吟想了想,便好奇的问:“文叔,那农田边上有一条大河,水利资源如此丰富,怎么没有种稻谷呀?”

曾轩文回话道:“小姐有所不知,虽说这里有上百亩田产地处河边,但小姐你也看了,那河面水位比田产足足低了五六尺,水源无法引入田里种稻子!”

谢灵吟也看到过田地与河床的落差,心中还是有不少疑惑,便又问:“那有没有想过,在田地的河道上游堵一道漫水坝,让河床抬高,再引水灌溉?”

曾轩文含笑道:“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带领佃户们试过这个法子。不巧那一年五月突然下了一场大雨,河坝因上游泥沙大量沉积,坝体泄洪口被堵,洪水受到阻挡,却从农田引水口一下子改了道。最后进入了农田区,那刚下秧苗的田一下子全淹毁了。因此这几年就再也不敢用此法子,所以佃户们怕损失,就全部改种了花生和玉米。”

谢灵吟听了曾轩文的诉说,心里想着这个朝代对于修筑水利,引水灌溉农田并非易事。

就拿秦朝李冰所修建的都江堰来说,那都是官府着手,经几代人的修筑和维护,才建成的奇迹。至于想着以后修筑坝堤一事,人力财力都不是一个体量等级。心里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被现实给推翻。但以本小姐接受过世界文明与海纳百川的红色教育,和充满了劳动人民智慧的世界各地的经典兴修水利案例,再结合实际地理,稍微动动脑子,用其他方法引水灌溉,还是难不到人的吧?看来旱地变良田的现实,马上就要实现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